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吃完就饿的人,我劝你先筛查“血糖”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1-14 09:55:26

比起“不饿却总想吃东西”,刚吃完就饿的现象更值得引起警惕。

一些人将它归结为消化速度快、没吃饱,但你可能没意识到,糖尿病正在用这种方式提醒身体。

受访专家


【资料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袁戈恒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于勤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吃完就饿,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在内分泌科医生眼中,刚吃完饭不久就饿了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现象,因为极度饥饿感可能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

具体表现为餐后总饿或半夜饿醒,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的胰岛功能分泌不同。

正常人:胰岛素分泌在开始进餐后15分钟会有一个小高峰,进餐后1小时达到最高峰;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初患糖尿病的患者,胰岛分泌功能虽然尚未出现严重问题,但会有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可能从餐后1小时延迟到2小时,导致进餐时血糖升高,吃完后血糖偏低。

不合时宜的胰岛素分泌,就会让糖尿病患者产生饥饿感或低血糖反应。

2021年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的研究,揭示了血糖控制食欲的全过程。

实验数据显示,在进食相同的情况下,血糖快速下降的人饥饿感增加9%,吃下一餐的时间提早约24分钟。这足以看出,血糖水平大跌的人,会比其他人饥饿感更强。

刚吃完就饿,分生理和病理原因

当血糖降到一定值,人就会出现饥饿感。餐后出现饥饿感,要分两种情况看待:

摄入能量不足

主食没吃够

减肥人士将主食减量或干脆省掉,导致能量不足。

摄入食物饱腹感弱

饼干、膨化食品等蛋白质、膳食纤维含量少,胃排空速度太快,无法带来饱腹感。

体力活动量太大

体力活动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身体代谢异常

压力大或睡眠不足

短期内压力增大,大脑活动需要充足的血液葡萄糖供应;

睡眠不足导致食欲控制发生紊乱,饥饿素分泌增加,都容易使人感到饥饿。

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胰岛素在机体外周和中枢神经具有不同作用。降血糖在外周对食欲有促进作用,而对中枢神经起抑制食欲的作用,以避免吃得过饱。

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肥胖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对中枢神经的食欲抑制作用减弱,造成饥饿感增强。

研究指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比未患糖尿病的人更容易饿,食物成瘾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6.6倍。

胰岛功能紊乱

糖尿病前期由于餐后胰岛功能紊乱、胰岛素水平不恰当升高,此时血糖已经下降,造成下次餐前的饥饿感明显,甚至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反应。

饥饿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饿,如果排除摄入热量不足等因素,就要怀疑自己是否存在病理性饥饿问题,特别是40岁以上、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建议去医院做葡萄糖耐量测试,不仅要测量血糖水平变化,还要测一下餐前和餐后1~3小时胰岛素分泌情况。

饥饿感来临前,血糖如何变化?

进食后,血糖是一条波动的曲线,其中包含几个变化节点:

血糖峰值:如果将餐前空腹血糖水平看作“0”,吃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血糖水平会先上升,最高峰数据被称为血糖峰值,此过程中血糖数据均为正数。

血糖谷值:一段时间后,在胰岛素作用下,血糖开始下降,可能在餐后几小时内出现血糖最低值。

血糖洼地:如果谷值的血糖数据低于进餐前的空腹值,则为负数,被称为“血糖洼地”。

是否出现血糖洼地与血糖控制能力有关,健康人的血糖谷值常出现在餐后150~210分钟(进餐第一口算起),部分人会出现小的血糖洼地,特别是午餐开始后2小时。

血糖控制能力良好的人:即便餐后4~6个小时,血糖值也不会比空腹时明显降低;

血糖控制能力弱的人:餐后血糖会先出现较大高峰,然后提前下降到餐前水平以下,出现较低的血糖谷值,带来饥饿感、疲劳感等;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更差,如果胰岛素、降糖药使用不当,极易出现高低血糖交替情况,经常感到饥饿。

并且可能餐后3小时也无法回归正常,易在下一餐前发生低血糖,建议在两餐之间加点餐。

一套对血糖友好的“饮食法”

要想缓解餐后饥饿的情况,建议大家在饮食上做以下调整:

!

正餐避免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

建议摄入高饱腹感、升血糖速度较慢的食物,即高蛋白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杂粮饭、乳制品等。

!

调整进食顺序

先吃菜,有一定饱腹感,再吃主食,以防血糖上升太快。

!

缓慢进食、少食多餐

注意是在进食总量不变的基础上,增加进餐次数,这样可以有效改善餐后2小时血糖,并预防下一餐前饥饿,减少血糖波动。

!

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阿卡波糖能延缓胃排空、减少葡萄糖对于胰岛素的过度刺激,同时增加饱腹感,缓解餐后的饥饿感。

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官网,列举几类对糖尿病患者友好的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奶制品尽量选购脂肪和添加糖较少的产品。▲

本期编辑:张宇

标签: 型糖尿病 睡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