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患者数量翻倍或近 5 亿,这数据说明了什么?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1-14 17:00:31

在药品带量采购全国推广后,降压药物很多已经成了“白菜价”,中国指南适时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使得既往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所谓“高血压前期”的患者能够被诊断为高血压并进行规范化治疗,而又不显著增加患者及国家的医疗负担,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本次中国高血压指南的更新幅度较大,主要体现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分级以及血压控制的目标值这三个方面,作为一名在腾讯耕耘多年的心内科医师,现在结合新指南为大家科普高血压相关的医学知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高血压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高血压是一种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以体循环动脉压持续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心血管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由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以及肾功能不全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

如以140/90mmhg作为诊断标准,则我国目前有2.7亿高血压患者,如以130/80mmhg作为诊断标准,则估测我国高血压人群将近5亿。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治疗控制率分别为42.6%、34.1%、9.3%及27.4%,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较低水平。

二、高血压的分类

高血压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类:1)原发性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不明,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也是本文重点介绍的对象。2)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某种明确疾病的高血压(如嗜铬细胞瘤),在去除病因之后,血压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这类高血压约占5%-10%。

三、为何要将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至130/80mmhg?

1896年,伴随着第一台血压计诞生,人类开始了长达1个世纪的高血压研究之路。

在这100多年人类与高血压斗争的过程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生过数次变化,其最根本的依据是血压水平对人群预期寿命的影响。

高血压的危害最初并不是由医务工作者发现的

最初的时候,美国的保险公司对人群寿命值的评估做了统计,发现血压140/90mmHg的人群在20年后比血压值120/80mmHg的人死亡率高1倍,而血压160/95mmHg的人群比血压120/80mmHg的人群死亡率高2.5倍,于是美国的保险公司根据他们观察得到结果,对基础血压较高的人群的医疗保险进行了限制。

但一开始,当时的医务工作者们并不相信保险公司的观察数据,他们认为高血压是人体机能旺盛的体现,不需要进行干预,这样的认知直接导致了在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死于未治疗的高血压,苏联斯大林元帅也死于高血压并发症。

之后,Framingham心脏研究让人们认识到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经过4年的随访,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血压和冠心病风险之间存在强相关性。

1961年发表了一篇在预防心脏病学领域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将高血压列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明确高血压使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近3倍,女性增加了6倍。1970年后,Framingham心脏研究又陆续发现高血压是卒中、心力衰竭等的危险因素。

在这之后,医务工作者们提出了第一代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正常血压”≤120/80mmHg;140/90mmHg~160/95mmHg为“临界高血压“;≥160/95mmHg为高血压。

而在1998年召开的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上,各国的医务工作者根据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规定凡是血压达到了140/90mmHg就可以确认是高血压,可以开始药物治疗,这就是“第二代”高血压标准。

光阴似箭,距离1998年高血压标准的提出又已经过了20多年,在这期间,有关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又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医务工作者发现,在40~70岁的人群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线性关系。当血压>115/75mmHg时,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率足足升高2倍。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血压在130~139/85~89mmHg范围内(既往称作正常高值血压)的人群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早期靶器官损害,需要早期进行干预。

因此,《2017美国成人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管理指南》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下调至了130/80mmhg,而我国18年的高血压指南并未接受130/80mmhg这一当时仍较为激进的诊断标准,在5年后的今天,伴随着我国高血压临床实践的日益丰富,最新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将我国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也下调至130/80mmhg。

四、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级和危险分层

1、诊断标准:2~3次非同日诊室血压测量结果均≥ 130/80 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每次就诊时连续测量3次血压,每次间隔1 min,结果取后2次测量的平均值)

2、高血压的分级:新指南将高血压分级由以往的3级简化为2级:收缩压130 ~ 139 mmHg 或/和舒张压 80 ~ 89 mmHg 为 1 级高血压;收缩压 ≥ 140 mmHg 或/和舒张压 ≥ 90 mmHg 为 2 级高血压。

3、高血压危险分层:新指南将高血压危险分层简化为两个层次:

1)高危:(1)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者;(2)SBP130~139 mmHg和/或DBP80~89 mmHg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2)非高危患者:SBP130~139 mmHg和/或DBP 80~89 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五、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1、测量仪器:由于水银血压计操作较为复杂,且水银有污染环境的风险,目前中国指南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尤其是能识别心律不齐的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的测量。

2、测量方法:

第一,测量前30 min,受测者不喝咖啡或酒、不剧烈运动、心情平静。排空膀胱、静坐休息5-10 min。第二,测量过程中,受测者保持安静,不说话、不活动。第三,选择合适的测量姿势,坐位血压测量时,需选择有靠背的椅子,受测者以放松的姿势靠在椅背上。第四,选择合适的袖带,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到血压测量的准确性。需要测量自己的上臂围,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袖带。

瘦型成人或少年:12*18 cm(超小号)

上臂围22-26 cm:12*22(成人小号)

上臂围27-31 cm:16*30(成人中号)

上臂围35-44 cm:16*36(成人大号)

长臂围45-52 cm:16*42(成人超大号)

第五,把上臂式的血压计绑带中心对准腘窝肱动脉搏动的最强处,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2.5 cm,绑的松紧以能插入1-2个手指为宜。

第六,每次连续测量2-3次,每遍间隔1分钟。第1次测量因受到突然加压刺激,血压数值会偏高,一般取后2次血压测量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3、测量频率:初诊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或正在调整降压方案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次血压。早(6:00-9:00)和晚(18:00-21:00)各1次,每次测量2-3次,连续测量7天,去除第1天血压值,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治疗的参考值。而对于血压稳定且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每周测量1-2次即可,不必频繁测量。

六、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高血压在疾病的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仅部分患者由于血压波动较大而出现头晕、头痛、头胀的临床表现,也有患者表现为颈枕部的僵硬。

一般当高血压发展到靶器官功能损害的程度开始出现以器官并发症为主的临床症状。波及脑血管者可引起脑梗死、脑出血;波及心脏者可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波及肾脏者,可引起肾功能损伤及尿毒症;波及眼者,可引起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波及大血管者,可引起主动脉夹层,危及生命。

所以,高血压一经发现就应早期干预,如等到临床症状明显时再行干预,可能已经出现了难以逆转的器官并发症。

七、高血压的治疗

降压治疗力求血压平稳达标,不可随意停药,血压波动造成的靶器官损伤超过单纯高血压。

1、生活方式改善:戒烟、限钠补钾、健康饮食、 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 减轻压力。

1)限钠补钾:每日摄入氯化钠应小于5g,每日摄入钾3500~4700mg;

2)适当运动:建议收缩压<160 mmHg和舒张压<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5~7天、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量练习,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球类运动等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

2、药物治疗

1)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

1)对于危险分层为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2)对于危险分层为非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可先行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如血压仍≥130/80mmhg,则启动药物治疗

八、高血压降压目标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目标血压为<130/80mmHg,包括无临床合并症≤80岁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房颤、心衰、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脑卒中的患者;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出血,收缩压应控制于130~140mmhg;

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建议血压≥220mmhg和或120mmhg时启动降压治疗;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非透析患者应根据24小时尿蛋白含量确定降压目标值;

九、高血压患者的随访

进行降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在刚开始服药或调整药物后2~4周(根据病情)进行随访,至血压达标

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达标的患者可考虑每3个月随访1次

建议成年人家中常备血压计,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高血压。

研究证实,智能可穿戴设备如能监测血压的智能手表,有助于早期筛查和发现高血压。

最后附上指南原文供大家参考:

https://rs.yiigle.com/yufabiao/1432110.htm

标签: 药物治疗 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