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说一个年龄增长的好处:5种病的发生风险降低了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1-17 09:59:58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人会感慨体力和精力下降,甚至对日常琐事力不从心。

但换个角度看,有些疾病爱在年轻时找上门,上了年纪发病率反而降低了;还有一些病症状可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轻。


(资料图片)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杨晓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副主任 蒋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薛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 赵鲁卿

偏头痛

太阳穴疼痛难忍,无法入睡;不仅怕光,还会恶心呕吐;天一冷就痛,睡不好也痛……这些都是「偏头痛」患者的真实写照。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每10个中青年人里,就有1个偏头痛患者。

偏头痛的发病高峰是35~40岁;女性偏头痛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1倍。但女性绝经期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会逐渐减少或不发作。

触发偏头痛的因素很多,想预防或缓解偏头痛,生活中要做好以下细节:

作息尽量规律。睡眠不足或过多、压力大、过度劳累、情绪紧张等,都会诱发偏头痛。

注意忌口。饮食中的诱发因素有酒精、巧克力、咖啡因、含酪胺的食物(腌制品、熏制品、发酵食品等)、味精、糖精、含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食物(腌泡菜)、柑橘类水果等。

减少环境刺激。噪音、强光刺激,较大温差,特殊气味(汽油、酒精、油漆等刺激性气味),也是偏头痛的诱因之一。

提前服用药物。激素改变也会引发偏头痛,如月经开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服用药物。

记录「头痛日记」。患者可记录自己发生头痛时的情景,如熬夜了、紧张了、吃了某种食物等,利用这份日记找到诱发因素。

发作时避光休息。偏头痛发作时可在安静、黑暗处休息;用热水浸泡双手,使肢端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进而缓解症状。

痛风

痛风是一种代谢性关节炎,发病基础是高尿酸血症。尿酸是食物和人体遗传物质中「嘌呤」的代谢产物,如果在血液中浓度过高,就会发生析出。从尿液中析出,会导致结石;沉积在关节里,就会导致痛风。

痛风绊倒很多青壮年,目前,1/4的痛风首发于30岁之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35~44岁相比,55~64岁男性患痛风的风险更低。

痛风与遗传、高嘌呤饮食、过量饮酒、服用某种药物等有关。做好4件事,有助预防或缓解痛风:

多喝水。水是最经济的降尿酸“药物”。平常要保证1500~2000毫升的饮水量。

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但不要减肥太快,每月最多减重2~4公斤,否则易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注意保暖。寒冷是痛风的诱因之一,昼夜温差大的季节,痛风人群更应注意保暖。

调整饮食结构。少吃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贝类、肉汤、鱼虾;适当多吃低嘌呤食物,如鸡蛋、牛奶、西红柿、茄子、胡萝卜、萝卜、黄瓜等。

心肌炎

心肌炎,顾名思义就是心肌(心脏肌肉)的炎症性病变,可由感染(如病毒、细菌或真菌)或非感染因素(如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

心肌炎会对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发起攻击,不过20~40岁青壮年比老人更易中招。

因为当病毒入侵心肌细胞后,免疫系统会对病毒展开围攻,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的心肌细胞。由于青壮年的抵抗力相对强,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病毒剿杀能力更强,同时被“误杀”的正常心肌细胞也更多。

病毒性心肌炎多出现在感冒后的数天或2~3周。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轻症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发热、肌肉酸痛等不适;重者可表现为心衰、心源性休克和晕厥。

心肌炎是心内科为数不多可完全治愈的疾病之一:

减少病毒感染机会,勤洗手,打疫苗;

感冒后充分休息,切勿剧烈运动;

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保证充足睡眠,以免机体免疫力下降;

预防感冒;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需积极治疗;

急性期的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卧床2周,3个月内不参加重体力活动。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风湿性疾病,以脊柱、盆骨上方的骶髂关节等中轴关节出现病变为主,也可伴发结膜炎、虹膜炎等关节外表现。

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通常在15~35岁,以二三十岁年轻男性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女患病之比为5:1。

绝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从下往上伤,首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严重时整个脊柱无法正常弯曲,如同一根竹子。

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有关,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16~25岁青年男性,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腰骶部、髋关节持续或间歇疼痛,伴有晨僵,或出现腰部僵硬、弯腰下蹲困难,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对于出现驼背迹象的患者,需要到脊柱外科就诊,早期可采取支具治疗,尽量纠正脊柱后凸。

十二指肠溃疡

有些人肚子一饿就痛,还可能伴有灼热感,稍微进食就能缓解,这便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典型症状。

很多人会将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混为一谈,但它们有一定区别:

十二指肠溃疡以青年人常见,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前者的患者数量是胃溃疡患者的3倍,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多于餐后3~4小时出现,持续至下次进餐,故叫“空腹痛”;而胃溃疡疼痛多于餐后0.5~2小时出现,在下次进餐前疼痛已消失,即所谓“餐后痛”。

合理的饮食可促进溃疡愈合,建议溃疡患者三餐定时定量;忌饮酒、浓茶和咖啡;戒烟;多吃质软、易消化、含纤维少的食物;少吃体积大、粗纤维多的食物,如坚果、芹菜,以减少对溃疡面的机械性刺激。

紧张与焦虑会使溃疡更严重,焦虑时不妨放下手边的工作,缓缓地深呼吸数次;适度运动、冥想、听轻音乐都是对付焦虑的好办法。

总之,随着年龄增长,很多疾病的发生风险会降低,从这个角度来说,衰老也未必是件坏事。▲

本期编辑:郑荣华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强直性脊柱炎 心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