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石家庄的感染数据,预示着一个重要变化-世界聚焦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1-17 22:41:32

文\熊猫的熊


【资料图】

全网围观下的石家庄,这两天通报的感染数据很有意思。新闻标题是这样报道的——《调整防控措施后,石家庄新增感染者3天下降近八成》。

“11月16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63例,其中石家庄市182例”。

如果换个时间背景,大家都会以为,石家庄用了什么清零的“猛药”。事实当然不是的,所谓调整防控措施,只不过是适当放开了,不再强制全员核酸,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也不查验核酸了。

核酸检测面少了,检测的人少了,感染数据自然下去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可以观察下石家庄的感染数据走势。10号开始上扬,13日达到峰值,新增本土3例,无症状感染者541例,随后几天感染数据开始连续下降。

而据报道,11月12日,石家庄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各小区最后一轮全员核酸,13日开始适用二十条的宽松管控政策。从政策调整的时间来看,和感染数据由增加到减少的趋势比较吻合。

逻辑上也很好理解。像16日的新增感染,全都是无症状。不搞全员核酸,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自己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被感染了,不会去做核酸,也不会进入数据库。

还有另一种情况。取消全员核酸之后,大规模聚集的情况少了,聚集性传播少了一个途径?

核酸检测时到底会不会传染,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公开答案。但刚不久,重庆九龙坡发布的一封信,算是解答了这个疑惑。其中提到,“核酸检测时,与邻居交流感染,占5%”。

当然不管怎么说,当不再全员核酸,意味着感染数据可能不保真了,失真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变化。

以前,各地出现感染者,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展流调分析,还原感染者的行动轨迹,后来流调就不再事无巨细地公布了。像福州日前就提到,不再收集和公布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活动轨迹通告。

感染数据、信息尽可能真实、准确,没有遗漏,这是过去防疫的一个基本思路,随着病毒变异,其弊端也相当明显——不管是全员核酸,还是无症状的流调,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实在太大了。

可能有人会担心,如果核酸筛查出的感染数据,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疫情实际,那么是不是会导致那些需要治疗的感染者,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而被遗漏了?

其实不用感到担心。如果感染者出现了症状,大概率还是会去医院的。所以,当感染数据失真时,恰恰意味着,前端“防”的重要性降级了,后端“治”的重要性开始提升。

在网上我看有不少网友好奇,国外不搞全员核酸,那他们的感染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国外不是不搞核酸,而是不搞强制性的全员核酸,它们依然有核酸、抗原等检测,所以公布出来的感染数据,同样是失真的,实际感染人数远不止公布出来的情况。

这两天有报道说,石家庄当地人还是会有一些恐惧的心理,比如不敢让孩子去上课。这是管控慢慢放松后,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建设过程,毕竟新冠病毒在以往确实有被妖魔化的情况。

哪怕接下来石家庄再调整,再紧回去,未来还有大量的城市,会慢慢朝着石家庄这个“样板间”靠拢。也就是说,调整防控措施后,统计层面感染数据下降的情况,还会在更多地方出现。

这是“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的自然结果。对你我而言,未来可能意味着,身边的人甚至自己成了无症状,都未必能够知道。

实际感染数据“藏”起来以后,会不会增加大家的恐惧心理呢?要说不会当然是假的。就像那篇《被围观的石家庄:当大型试验进行到第四天》提到的,取消核酸后,很多人的“安全感瞬间被打破”。

靠核酸检测来赋予安全感,本身就比较荒诞。防疫二十条的调整,是要将人力物力财力从无限度的全员核酸、大规模的隔离上解放出来,投入到重点人群和区域上。

有没有发现,重症率、死亡率这个话题,现在正在慢慢“脱敏”?这两天,北京、重庆、广州等地,都陆续披露了本轮疫情的重症数据。

具体来看,广州超3万感染者中,无一重型、危重型患者,北京的1187例感染者中,重型2例,重庆超8000例感染者中,重型3例。总体来说,重症率相当低,即便重症,病情也比较稳定。

过去,由于层层加码等现象存在,大家对病毒盲目恐慌。重症数据的公布,有助于缓解大家的恐慌和担心,它也预示着,防疫资源投入重心从“防”到“治”的慢慢转移。

从不惜代价,把每一个包括无症状在内的感染者找出来,到重点关注那些重症患者,有有限的精力解决核心问题,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标签: 的重要性 也就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