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多地探索阳性居家:当网课遇到线上办公,如何保护两代人的身心健康?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2-06 19:16:09

核心要点:

1.居家期间,如何快速识别孩子的身体紧急状况?首先看孩子的意识状态,接着,如果孩子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中有超过两条“不对劲”,就需要向专业人士求助。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囤”指的是大量的非理性购买。我们可以适当备药,但不必囤药。比如,解热镇痛药和消化系统的药是可以备一些的。

3.在临床经验中,由疫情引起的精神疾病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急性焦虑症(惊恐障碍),一种是网络疑病症。我们要学会过滤冗余信息,最好选择有专业背景的信息,避免沉浸在恐慌或害怕的情绪里。

自11月底以来,全国多地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除相继对核酸检测政策作出调整外,一些城市也开始探索阳性居家隔离。在新的防疫形势下,大人居家办公、小孩居家学习的情况在一些家庭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那么,环境和节奏的变化,会对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产生哪些影响?成年人又该如何从容应对呢?本期《罕见》栏目和大家一起聊聊。

本期嘉宾:

王大仔:【罕见】栏目主理人,儿科博士后,罕见病领域医生

申晨煜: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

武瑞娟: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生

图片来源:Pexels

问题一:疫情会通过改变环境,进而对我们下一代的成长产生影响吗?

申晨煜:对于青少年儿童群体而言,疫情本身对其产生的影响(如造成恐慌、疾病等)相对较少,更多可能来自于间接影响,比如居家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人际或是代际冲突。也就是说,疫情主要作为一种环境因素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

武瑞娟:作为正在经历网课的“下一代”,疫情让我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当中。网课刚开始时,我的日常节律被完全打乱。因为线上上课可能使时间碎片化,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家庭环境容易造成分心。环境对我们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津巴多教授说标准人格测验预测个体行为的正确率大约只有20%,环境则是预测力更强大的主因。后来,当我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失控感的时候,我做了一些自我调整。

问题二:如何看待居家期间部分青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种问题?

王大仔:我曾遇到过一个由此引发代际冲突的典型例子。小孩涛涛平日就爱玩手机,疫情居家后,用“上网课”的理由花大量时间玩手机。后来,妈妈一气之下把手机摔在了地上,涛涛也真的生气了,此后的几个月都没去学校上学。家长后来其实有点后悔,但也没有勇气去给孩子道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一些APP推出防沉迷功能限制使用时间后,部分青少年儿童又转向了短视频,甚至一些青少年每天至少花两个小时刷短视频。

当孩子沉迷于网络时,家长如果武断地去评价孩子的行为,其实是在给孩子“加码”。如果家长真的想去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使用策略来给孩子提供一个更优的替代选项,而不是直接指责或阻拦孩子。

申晨煜:2018年,精神科将“游戏成瘾”正式纳入诊断,列为一种精神疾病。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不少人反对。但后来发现,当家长和老师禁止孩子玩游戏后,孩子们又纷纷转向了短视频。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如果游戏可以成瘾的话,那么短视频成瘾可能丝毫不逊于游戏成瘾,甚至更严重。

对于游戏或短视频成瘾,我有一个小建议,这个建议来源于我在临床实践中的一个体会。精神科有一种药物叫苯二氮卓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眠药。这种药物按照它的半衰期长短可分为短半衰期类和长半衰期类。短半衰期意味着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很快就可以被代谢掉;而长半衰期的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则会久一点。

我们在临床上观察到,短半衰期的药物更容易成瘾,长半衰期的会相对好一点。所以这给我一个启发: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游戏了,或许可以尝试用制作更精良的大型游戏来替代容易上瘾的小游戏。这可能比强迫性地告诉孩子“你别玩了”效果要好一点。相应地,对于短视频成瘾,家长也可以选择和孩子一起看一部长的优质影片来代替短视频。

总之,替代而非强制打断的方式可能更有助于解决孩子的成瘾问题。

武瑞娟:游戏成瘾或短视频成瘾与个体因素有关,因人而异。如果个体没有足够的保护因素,比如没有比较强的自控力、没有一个良性的社会连接和社会互动关系,又或者是没有健康的亲子间的安全性依恋的话,那可能就会形成一种问题性使用或者过度性使用,且通常还会伴随一些负面后果,比如焦虑、抑郁甚至是一些更过激的行为。

问题三:当大家的居家时间变长或居家频率变高,更多家长容易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而感到头痛,对于缓解这种焦虑,有哪些建议?

王大仔: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影响。家长要从呵护备至的状态逐渐“退位”。如何“退位”呢?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与孩子平等对话,甚至是让孩子指导父母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家长可以问孩子“与之前相比,今天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收获了什么”,家长不要害怕做一个“无知”的人。

申晨煜: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会有明显的自我意识的萌发,并伴随着思考——我自己要怎么做。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是指开始的时候几乎完全适应她的婴儿的需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地适应得越来越少,并根据婴儿逐渐增长的能力来应对她的失败。也就是说,随着孩子成长,父母要逐渐弱化自己的角色,懂得放手,从完美的父母变为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Pexels

问题四:大人小孩一起居家,如果遇到了一些紧急的健康事件该如何处理?

王大仔:就孩子身体疾病而言,如何快速识别其是否为紧急事件?第一,看孩子的意识状态。对于儿童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其意识状态。因为小孩子在足够小的年龄阶段是不会假装的。第二,如果家长察觉到小孩不舒服,那么有五个指标可供参考,分别是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和意识状态。如果有超过两条“不对劲”,就需要直接向专业人士求助。

申晨煜:至于心理层面的紧急事件,比如家长与孩子之间即将爆发冲突,那么家长要适当地放下一部分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去跟孩子保持一个相对平等的沟通。如果在具体事件上孩子与家长产生了分歧,那么可以尝试双方一起订契约来协商解决。

武瑞娟:现在的家庭普遍存在一种情况,即“全家有病,孩子吃药”。因此,在矛盾快要爆发时,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然后再想是不是应该苛责孩子。

王大仔:其实,有时可能是“家长在制造疾病”。这些疾病有的是身体的,有的是心理的,但是身心其实是合一的。很多情况背后都有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疫情居家期间,外部的大环境“消失”了,家庭小环境的影响就更突出了。

问题五:目前的防疫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囤药”吗?

王大仔:解热镇痛药可以准备一些,因为有时候这类药可以解决一些紧急问题。消化系统的药是可以全方位备的,比如常见的口服补液盐。除此之外的其它药物都不用囤,因为即便囤了普通人可能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当然专科用药另当考虑。

申晨煜:“囤”指的是大量的非理性购买。我们可以适当备药,但不必囤药。比如,为孩子适度备上一些退烧药、止咳药是有必要的,防患于未然。

武瑞娟:如果洞察一下囤药背后的心理机制,会发现囤药是由于环境相对不可控,个体为了增强控制感而表现出的一种外化行为。其实,保持日常节律是一个能够帮助个体提升控制感的可行方式。不管我们状态如何,都尽可能保持自己的日常作息和生活习惯。另外,居家时清洁行为也有助于个体提升内心的预测感和控制感。

问题六:和外部大环境的接触减少,孩子免疫力是否会下降?

王大仔:疫情期间,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骤减,甚至出现了“门诊遇冷”。与此同时,儿童重症的比例并没有减少,尤其是免疫功能不健全的儿童群体。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疫情居家,小孩与外界环境接触减少了,所以感染性疾病(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降低了。但是,从长期来看,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免疫系统在生长发育中是有高峰期和迭代过程的,它在成熟的过程中需要一些疾病去“训练”。

但免疫系统的成熟并非是不可逆的。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免疫调节因素是睡眠。因此,保障儿童睡眠非常重要。

问题七:疫情对成年人的影响其实也很大,对于父母的精神心理健康,有何建议?

武瑞娟:华师(华东师范大学)的刘老师分享过一个研究认为,疫情下,如果家长以恐惧情绪唤起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要出门,外面的病毒很危险”的话,可能会获得孩子依从的短期收益。但长期来看,会增加孩子的心理适应风险。

疫情当前,生活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我们没有必要放大恐惧。未知的恐惧,不值得让我们放弃拥抱这个世界。在当前不确定的环境中,我们尽量保持日常节律,并且尽量给自己创造身体锻炼的环境。

申晨煜:在临床经验中,由疫情引起的精神疾病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急性焦虑症(惊恐障碍)。一个真实案例是,今年上半年两个香港的患者朋友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惊恐发作,症状表现为突发的心慌,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当时他们非常担忧自己是否感染新冠,甚至严重到出现濒死感的症状。这与他们产生过度的惊恐和紧张有关。

第二种病是网络疑病症。病症表现为,当我们在面对未知的担忧时,我们最常用的方式不是去咨询专科医生而是上网查询。查完之后,我们大脑会自动脑补一些信息,不由自主地把部分症状安在自己身上,然后就会形成过度恐慌或者担忧,甚至会“照着教科书去得病”。

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首先我们要做好个人防护,也要做好卫生、消毒等基础工作。另外,我们要学会过滤冗余信息,最好选择有专业背景的信息,避免沉浸在恐慌或害怕的情绪里。另外,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包括工作学习时间、娱乐时间和运动时间。最后,如果需要居家,合理安排膳食也很重要。

问题八:如果我们隔离在家或居家办公了,如何管理碎片化时间?又该如何驱动自己和孩子高效工作或学习?

申晨煜:疫情居家,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加,部分人群可能会出现拖延和难以保持专注的情况。普通人其实是需要一定程度的被动的外部约束。如果长时间居家没有了所谓的“deadline”,很多人反而会不知所措。对此,我们可以主动寻求一些外部的管理或是约束,比如使用手机的禅定模式。

武瑞娟:当我察觉自身精力不足以支撑我完成手头工作或者感觉心里很乱很烦躁的时候,我会以一种积极自我关怀的方式来处理,比如通过冥想的方式来调整状态或者短暂放下手头任务舒展舒展筋骨。

另外,针对疫情居家期间时间碎片化,个体容易分心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的一个小技巧是使用一些手机专注软件来让自己在单位时间内只做一件事。

王大仔: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如果使用专注软件给自己设定时钟,反而会使个体在应该放松的时间段里无法获得真正的休息,因为个体心里会想“下一次闹钟又该响了,又该进入下一个循环了”。因此,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帮助自己保持专注,因人而异。

总之,我们首先要懂得监控自己的状态,心里有一个“小闹钟”来自我提醒,再给自己积极的关注。

而对于儿童而言,儿童的“自救”能力更差,所以需要家长去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比如,部分儿童由于受到心理压力或者环境影响会出现抽动障碍,表现为挤眉弄眼,有时还会发出怪声。抽动综合征的出现并不是一次性成型的,而是与儿童生活的环境相关,疫情是其中的一个环境因素。

图片来源:Pexels

问题九:最近有些人会在网上吐槽自己,因浪费时间而产生负罪感,应该怎么办?

武瑞娟:在疫情居家的环境里,如果想保持专注高效,其实对大脑来说是一个很耗能的事。我们出现状态下滑、学习工作效率不高的状况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苛责自己,更不要因为这种事给自己带去负面情绪,我们对自己要有更多的包容和接纳。

申晨煜:我们只是普通人,要允许自己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另外,有节制地适度娱乐是可以接受的。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安排一些娱乐时间来使自己获得满足,因为我们不太可能把短视频等娱乐完全排除在生活之外。

问题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我们的下一代,疫情对于大家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对于那些仍因此而感到困惑的人,有什么鼓励的话想说吗?

申晨煜:罗翔老师常说“爱具体的人”。爱具体的人其实就是爱我们身边的人。

武瑞娟: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要成为自己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者。

王大仔:在此起彼伏的疫情中,我们不用像一个超人一样,把周围的事情都变得可控,这样可能反而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焦虑。我们保护下一代,这既是拥抱自己,也是给爱人、孩子一个真正的心理或者身体上的拥抱。

撰稿:邱佩萱

编辑:石迪

主理人:王大仔

标签: 意识状态 这种情况 冗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