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冰糖和红糖,吃不对容易得“肠螨病”,你家“存”对了吗?
秋冬之际是“嗜甜的季节”,因为甜味可以让身体感觉到安全和美好等积极的滋味,给人一种压力释放、身心满足的感觉。甜味,在生活中仿佛是所有味道中的宠儿,那么高傲、自在;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滋味,在生活中更多是由食物来提供,各种“糖”成为了大家偏爱的食材。超市中关于“糖”的独属食材有很多,白糖、红糖、冰糖等“糖类”让人喜悦于味蕾,这些不同的糖有何区别?在品鉴之余我们又该注意什么?对于这种味觉的感受,还需明确“内涵”。
白糖、赤砂糖、红糖、黑糖、冰糖,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工艺:
甘蔗和甜菜是目前制糖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两种原料,首先将原料进行压榨,获得“粗汁”(甘蔗汁或甜菜汁),将粗汁经过“清净(石灰法或亚硫酸清净法)”,去掉杂质,获得“清汁”;接下来将清汁进行加热浓缩,蒸发掉水分后获得“糖浆”。
【资料图】
接下来,先说白糖(白砂糖),将糖浆在煮糖罐中加热、继续蒸发水分,煮至过饱和状态;接下来进行“分蜜”,将“晶种物质(糖粉)”撒入煮糖罐中,白砂糖的结晶就会自然生长,此时当晶体达到预定大小之后,经过离心机的作用将未结晶的糖精甩出去,保留结晶体本身。然后将白砂糖的结晶进行洗涤、干燥等工序,加工制成白砂糖成品,未结晶的糖浆是食用糖生产的副产品,称为“糖蜜”。
再说“赤砂糖”,糖蜜继续结晶,就能生产出后续第二波、第三波、甚至第四波砂糖,结晶次数越多,结晶体中糖蜜的含量自然就越多,此时糖的颜色就会逐渐加深,将此种含有部分糖蜜的砂糖称为“赤砂糖”。
各位偏爱的“红糖”是用糖浆直接熬制和干燥所得,整个过程不经过结晶和分蜜。由于此种加工工艺,所以红糖当中包含了全部的糖蜜,颜色就会变得更红更深,风味也会更加特别。
“黑糖”可以称之为“特殊的红糖”,它的熬制时间比红糖更长,颜色自然也就会变得更深。
“冰糖”的根本就是“白砂糖”,将白砂糖加水溶解,然后进行加热蒸发,就结晶成了大块冰糖,两者相比,生产工艺多了一步“重结晶”,冰糖的生产过程中会进行严格的“清净”操作,这样生产出来的才是品质较好的冰糖;如果未进行彻底清净,或者白砂糖中本身含有杂质,就最后生产出的冰糖就为“黄冰糖”。白砂糖和冰糖的区别就是“物理状态”,和坊间传言的“健康效益”无任何关联,两者在风味上也没有区别。
绵白糖是何种物质?
绵白糖与白砂糖的生产工艺有一定相似之处,只不过绵白糖在晶体颗粒还未长大之前就进行了分蜜操作,因此绵白糖的颗粒会更小,状态更细致;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在结晶体上喷入了2.5%左右的转化糖浆”,混合后制出的成品才是绵白糖。
什么是麦芽糖?
还有一种糖叫“麦芽糖”,多次听说,但总对其不甚了解。在玉米淀粉酶、大米等谷物中加入淀粉酶,经过熬煮、过滤、浓缩,过程中发生酶促反应,最后得到麦芽糖纯品,也被称为饴糖。
白糖与红糖相比,营养是否有差别?
白糖与红糖对比,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从《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查表可得,每100克白糖的热量是400千卡,每100克红糖的热量是389千卡,相差不大;对比蛋白质、钾、钙的含量,红糖要高于白糖。红糖的营养价值高于白糖,这主要与生产工艺有关,白糖的杂质去除的更加彻底,这也就是“白糖当中99.9%的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的原因,而红糖就由于工艺的简单保留了更多钾、钙、铁(三价铁,吸收利用率低)等矿物质,但大家要明确“糖并不是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存糖”这件事,别小瞧:
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存放不当等因素,白糖等糖类物质容易滋生螨虫,比如腐食酪螨、甜果螨和一些粉螨,这些螨虫可以在肠道中存活,数量上升就可能诱发肠螨病。因此,做好糖类保存和室内环境卫生清洁非常关键。
买糖存糖,建议“不买散糖买包装糖”,购买过程中关注生产日和保质期,现吃现买,少吃少买,过期不食;回家存放要“干燥加盖”,放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光加盖保存,避免细菌、螨虫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无论是哪种“糖”,食必限量:
毋庸置疑,糖是甜的,所以很多人难以拒绝。但糖的大量摄入和龋齿、肥胖、糖尿病、痛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因严格限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中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可以控制在25克以内;那些你肉眼可见的糖,请务必少买、少加、少吃。
甜,既是味觉上的感受,也是表达幸福、安宁的字眼,始于糖,产生回甘。白糖、红糖、冰糖等糖食虽美味,但在了解之余,更需严格限量、理性品鉴,愿甜美衍生于生活。
注:正值世界杯期间,一些科普文章助力您健康生活。王思露老师教您健康过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