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巨头发话,月底前产量翻番-焦点速讯
最近,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一药难求”,线上、线下经常是“缺货”“卖完了”的状态。
(资料图)
据了解,我国是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占全球产能的三分之一,而上述药品已经是成熟的仿制药品种,国内批文很多。以解热镇痛的布洛芬为例,按照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仅国产药品批文就达到558个,药品剂型包括胶囊、颗粒、片剂等多种剂型。
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国内布洛芬原料药的需求量分别约为1616吨、1725吨、1565吨。而龙头企业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的产能分别达8000吨、3500吨,二者的产能就已经是去年市场需求量的6倍有余。
如果按照下半年需求量是上半年的两倍、全年是去年三倍的预估量计算的话,这两家企业的一半产能就能满足市场需求。
万吨原料药产能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市场上的布洛芬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的规格大多数是0.1g/片、0.3g/片。如果以缓释胶囊的0.3g/颗来计算,新华制药和亨迪药业的产能相当于能供给市场383亿颗。
实际上发烧患者的布洛芬使用量不大,按照国家药监局的用法用量,成人发烧病人一次约需0.2g左右,24小时内不超过0.8g,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即每一例发热阳性病例每次最多使用2.4g。上述两家龙头企业的产能足以供给48亿人次的病人用量。
如此成熟的药品,为什么会面临缺货?
多家原料药生产厂商将原因归咎于消费者扎堆囤货。
零售渠道的采购们则认为,短时间内爆发的需求以及上游产能不足是重要原因,制药厂们虽加足马力生产但也面临短时需求一旦过去,货可能砸手里的风险,于是有制药厂定出“铁律”:因为疫情加班生产的产品,原则上不准退货。
此外,地域分配不均,秋冬季本就是退烧感冒药销售旺季,药品被集中采购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在购药方面的感知。
有药企人士直言:“确实太快了,如果能提前一到两个月给药企(准备),现在也不会这么被动。”
好消息是,从目前各地发布的信息来看,政府发放药品也已经进入日程安排。
近日,湖北、山东、浙江等地均在加大保供力度生产布洛芬并投放市场。
其中,武汉从12月17日开始连续一周每天按照300万片布洛芬的供应量投放武汉地区,济南宣布110万片布洛芬已投放,浙江表示布洛芬颗粒日产量已达4万盒,宜昌人福表示歇人不歇机,布洛芬片每分钟可生产3800片,合肥、南京、福州等地也在发放含有布洛芬等药品的防疫“健康包”。
据新华制药官网消息,作为我国重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生产企业,新华制药针对布洛芬等重点药物“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想方设法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华鲁集团将集中全力支持新华制药扩大产能保市场供应,确保12月底前实现布洛芬等重点药品产能翻番。
除了加大生产和投放力度,各地的监管部门也在加大涉疫物资价格监管执法力度。
针对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检测试剂、N95口罩等涉疫物资市场出现价格异常波动的情况,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部署各地加大涉疫医疗药品(包括中药材)、抗原检测试剂、防护用品(口罩等)三类涉疫物资价格监管执法力度。
12月14日,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依法对诸暨市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公司在某电商平台上开设的医护健康用品店铺销售KN95口罩,其实际成交价由12月6日的18.68元/包逐步大幅提高到12月9日的48.90元/包、12月10日的89.90元/包、12月14日的139.90元/包,涨幅最高达648.93%。诸暨市市场监管局于12月15日予以立案调查,将于近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此外,在社交平台,有一些私人渠道的退烧药在高价售卖,一瓶美林叫价上千元。
对于上述行为,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田磊律师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对于以囤积居奇、转手倒卖等方式,层层加码,哄抬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的,应当根据囤积、倒卖的数量、次数、加价比例和获利情况等,综合认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其他严重情节”,依法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