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芬背后大佬血赚60亿,他为什么没挨骂?-今日观点
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刘益谦,最近又出名了。
他所持有的亨迪药业是国内第二大布洛芬原料药企业,在这个布洛芬一粒难求的时期,亨迪药业的股价也跟着水涨船高——从11月1日到12月16日,亨迪药业股价累计涨幅达到了67.73%。
在亨迪药业股价一路飞涨的同时,其实控人刘益谦的财富也开始了极限膨胀——
(相关资料图)
在45天的时间里,亨迪药业为刘益谦家族赚到了57.65亿元。
01 狂揽几十亿
刘益谦今年两次出名,都跟疫情有点儿关系。
第一次出名是今年5月,当时被隔离在上海家里的他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胡子拉碴的自拍照,跟以往儒雅的形象判若两人——
当时网友都在吐槽,刘益谦莫不是加入丐帮当长老了?
刘益谦虽未加入丐帮,但他当时的处境也实在算不上好——在2022年上半年,他大笔持仓的3家公司(长江证券、亨迪药业、天茂集团)处境都不太妙,市值大幅缩水,3家公司的总市值跌去了160亿人民币。
其中,亏损最大的正是亨迪药业。这是一家布洛芬原料药生产企业,自从2021年12月上市以来,在将近6个月的时间里,亨迪药业跌幅高达40%,市值已经蒸发了36亿元。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当时全国奉行动态清零政策,全民出行基本都佩戴口罩,很多人在疫情三年里几乎都没感冒过,更别提发烧了。布洛芬除了止疼以外,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自然会遭到资本市场的忽视。
当时谁也没想到,已经沦为咸鱼的亨迪药业竟然会在年底翻身,狂揽几十亿。
疫情这3年,造就的财富神话又何止退烧药?要说典型中的典型,还得是核酸检测企业。
这些核酸公司虽然标榜自身是生物科技企业,但它们在研发上的投入大多低得惊人,不少核酸公司的研发经费远远低于销售费用,也引发了老百姓对核酸检测机构的反感。尤其是在疫情下半场,大量核酸检测企业挤破了头谋求上市,也被外界质疑它们是想借机发“国难财”。
现在,核酸逐渐退烧,退烧药生产企业取而代之冲进赛道,股价高歌猛进。
随着防疫政策的转变,布洛芬摇身一变,成了新冠“神药”,连带着生产布洛芬的药企也跟着鸡犬升天——11月以来,亨迪药业股价一路暴涨,期间4次涨停;进入12月后,亨迪药业涨势依旧,股价累计涨幅高达219%。
有媒体计算,根据刘益谦家族持有的1.53亿股亨迪药业股份,从11月1日到12月16日,亨迪药业已经为刘益谦家族狂揽57.65亿。
即使股价在后期有所回调,截至12月26日,亨迪药业的总市值仍然超过百亿,为刘益谦及其家族带来了相当不菲的收益。
要知道刘益谦2019年全资收购亨迪药业时,不过只用了1.8亿元。
这一波,他是赚得盆满钵满啊!
02 经历太传奇
刘益谦的开挂人生,堪比爽文大男主。
他1963年出生于上海,初中毕业时,他给昔日同学留下一句“你们读书吧,我赚钱去了”的名言,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校园。在后来的日子,他当过出租车司机,开过杂货店,但真正让他赚到第一桶金的,却是股市。
1990年,上海豫园商城发行股票,每股100元,刘益谦买了100股。1年后,豫园商城的股价被炒到10000元/股,刘益谦果断出手,赚了100万。
从此以后,他就在股市扎下了根,甚至在2000年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资”,继续他的投资事业。
除了喜欢买股票,刘益谦还喜欢买房子和艺术品。
刘益谦曾对媒体表示,他在上海有数百套房产,具体有多少,他自己都记不清了。其中比较知名的是他早年购入的汤臣高尔夫别墅,这是浦东第一代豪宅代表作,地处浦东腹地,紧邻内环高架,占地约2亩。
这并非刘益谦唯一的汤臣豪宅,他在汤臣至少有三套高尔夫别墅楼王产品,另外他2008年还在汤臣一品A栋顶层花7540万元买入了一套557平的大复式。
2010年,刘益谦又以5.34亿的价格,买下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69层、70层的办公物业,就是下图这个地标性大厦↓
除了买房子以外,刘益谦还喜欢买艺术品,而且他在这方面更是一掷千金。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9年到2010年这两年,刘益谦和妻子王薇就在收藏品市场花了20亿。
他最出名的一件藏品,是2014年3月以2.8亿港元拍下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比较传奇的是刘益谦购买鸡缸杯的经历。在鸡缸杯的交付过程中,他连刷了24次卡,才把全款结清。在此期间,刘益谦拿起这只价值2.8亿港元的鸡缸杯,擦都没擦,直接倒了杯茶喝下去了。
甭管是作秀还是一时兴起,反正刘益谦就这么红了。
刘益谦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涉足的领域也越来越多。目前他不仅拥有天茂集团、国民技术、广晟有色、云从科技四大上市公司,他的新理益集团还是长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国华人寿也在他的麾下。
公开资料显示,刘益谦拥有227家企业的实控权,涵盖化工、医药、保险、金融、地产、人工智能等,是当之无愧的“法人股大王”。
对他而言,亨迪药业只是投资版图中的一小块罢了。
03 结语
随着防疫政策的放开,核酸退烧,药企居上。
我们能够明显看到,资本市场正在向药企倾斜,布洛芬生产厂商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的股价都在12月出现了大涨。
然而,和之前的核酸行业相比,老百姓对于药企的股价暴涨却要平静得多。
这或许跟核酸行业的发展相关,核酸是垄断的,而药企不是,能够生产布洛芬等退烧药的药企相当之多。同时,核酸行业多是在疫情之后成立的,研发成本远远低于销售成本,而药企与疫情的瓜葛不深,即使没有疫情,药企依旧生产退烧药。
当然,核酸这一行业引发大众反感的重要原因,是核酸带有强制性,到了防疫后期,更是到了全民核酸的地步。核酸公司靠核酸挣钱,为了牟利,甚至有些核酸检测机构“误报”结果,这相当于是把下雨的权利交给了卖伞的人,只要它还在卖伞,雨就不会停。
跟核酸公司相比,药企的存在要正面得多——防疫政策放开之后,老百姓需要买药来对抗疫情,由此产生了大量的需求,进而影响到资本市场对药企的判断,药企股价上涨。
在此期间,买药是不具有强制性的,是市场行为,买不买是个人选择。当然,这其中确实出现了买不到药、黄牛催生天价药的剧情,但这是流通环节的问题,与药企关联性并不算大。
同样是“疫情造富”,但药企和核酸公司挣的钱,并不是一码事。老百姓又不傻,犯不着去敌视给自己治病的药企!
既然不敌视,就更谈不上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