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为何严重失真?-天天热点
在群众们阳了之后,大家发现传说中的“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那么多,少数真的毫无症状的感染者跟中了奖似的。这时候,很多人回过神来:原来各地疫情通报中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骗了我们!
为什么当初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会失真?这是一种造假行为吗?
01 “无症状感染者”多少比较可信?
(资料图)
如果“无症状”就是大家理解的“没有可自我感知的症状”,那么“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肯定没有那么高。
2022年8月17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站上一份有报告,对加利福尼亚州210名感染过奥密克戎(体内有抗体)的成年人进行调查,有56%的人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12名(10%)表示他们曾有过轻微的症状,但以为是普通感冒或其它疾病。
另外有研究者汇总了8项研究,共涉及的7640名奥密克戎感染者,其中无症状感染者有2190例,无症状感染者汇总百分比为32.4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援沪团队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上海某方舱医院纳入研究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2896例进行分类统计,其中无症状感染者占57.22%,轻型感染者占42.78%,轻型感染者入院时伴有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状。(该研究依据第八版诊疗方案,但缺少影像学资料)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不高于50%应该是较可信的,如果超过一半了,则有可能不太准确了,如果比例特别高——比如无症状感染者是确诊病例数的几倍,则肯定是“兑水”了。
02 上海、吉林“无症状”数据先后失真
3月、4月的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得不成样子,已经是确诊病例的多倍,这个数据肯定是不真实的。
有人据此认为,上海是数据“造假”的鼻祖,此后广州、北京(11月)的“无症状感染者”数据也失真,只是学上海的样。
但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只比上海晚10天,吉林的数据同样失真了,其失真日期在4月2日,我把其前后几天的数据列出来:
(注:这几天吉林均实行全区域核酸检测,因此核酸检测不是无症状增加的原因)
虽然这个“兑水”程度不如上海,但显然是步上海后尘了。
同样是3月,深圳的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却没有失真,但深圳的每日新增人数很少,都是几十人。
这便引起了一个有趣的思考:如果说是有意造假,为何两个省份不约而同造假?如果说是上海先造假10天启发了吉林,那吉林敢于学样的原因是什么?
03 为什么要给“无症状感染者”兑水?
可以肯定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之所有能够兑水,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诊疗的一系列方案有关。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附件3规定:
(三)无症状感染者。
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无症状”加上“CT无肺炎”两个条件是需要同时具备的。
再看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对轻症的规定: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根据这个定义,要确诊为“轻型”,需要“有症状”加上“CT无肺炎”两个条件同时具备。
这两处规定说明了啥?那就是无论要怎么分型,都要拍片。如果不拍片,理论上划到任何一种类型都不合指导方案(至少跟方案不能完全吻合)。
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定呢?这是因为新冠病毒是从原始毒株、德尔塔一路走过来的,之前那些毒株毒力更强,产生肺炎症状的比例更高,所以普遍要拍个片看一下,而相关的诊疗方案也是从那时一路修订过来的。
但是,到了2022年的奥密克戎毒株,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症状或轻症,如果这些人都拍CT,其实是不合适的。因为拍CT毕竟多多少少都有辐射,给不太可能有肺炎的人都拍CT,医学伦理上说不过去。
另一个问题是,即使一线的医护先把“医学伦理”抛到脑后,当感染者激增时,怎么还有那么多资源给每个人拍片?比如上海、吉林,每日新增数上千,每人都拍片是不可能的。
可以肯定,相关的防控方案考虑欠佳,在现实中有难以执行的地方,这给了地方上对无症状感染数据进行操控的基础。
也有人会说,如果都不拍片,那从症状上来说,不也是更偏向“轻症”吗?为什么不优先划到“轻症”?
从表面看好像是这样,但在实际工作,其它更重要的因素可能影响了这个归类。
我没法确定是哪一种,把各种可能性都列出来,大家自行判断。
第一种可能:为了更少的“高风险区”
其实很早就有一种猜测,说上海之所以“做了”很多无症状感染者,是因为确诊病例数多的话,就会导致高风险区太多,这样会影响经济发展。
我查了上海的风险区划分,发现确诊病例数确实会有这种影响,所以我个人认为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
1、高风险地区:是该地区新冠肺炎病例超过了50例,并且十四天内有过聚集性疫情发生
2、中风险地区:14天内有新增加确诊病例,且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没有超过50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之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3、低风险地区:没有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或者是连续14天都无新增确诊的病例
但是,这个理由可以解释上海给数据“兑水”,却无法解释吉林的数据为什么也失真,因为吉林其实并不那么在意风险区的划分。当然也没法解释后来其它城市的数据失真。
第二种可能:病例激增时出于简化工作量需要
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如果归类为“轻症确诊病例”,将会比填报为“无症状感染者”的登记、报告、审核工作量更大,流程更为复杂,这在病例不多时可能不成问题,但在感染者激增、人手严重不足时就成了不言自明的选择。
当疫情大面积发生,有很多感染者要对接、转运和处理,每个医护人员工作量都巨大。当医务人员面对一个感染者时,已经没有太多时间来询问他有没有症状,是什么症状,只要看起来还算正常的——那些明显可以先送到方舱而不是送去医院治疗的人,那么登记为“无症状感染者”是最方便省事的做法。
这种做法其实没有明显坏处,万一后面真的有症状,或者症状严重了,还可以改卡,改成确诊病例。只不过后来绝大部分都不会再改动了。
此外,根据第八版防控方案附件,归类为“确诊病例”还是“无症状感染者”,很可能后续填报、审核工作量也有不同,比如,根据方案,填报为“确诊病例”后,有三级审核确认要求,无症状感染者则没有。
不过,在实际中,工作量到底有多大差异,是否真的受其影响,需要相关亲历者进一步证实。
第三种可能:两种“误导”中选择不那么“吓人”的一种
疫苗科普作者陶黎纳认为,选择归类为无症状感染者,其实是在两种“误导”中选择更不严重的一种
因为官方发布的新增病例时,其完整描述是“新增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XX例”。换句话说,如果将大量普通感染者均归到确诊病例中,在传播中看起来像是新增了多少例“新冠肺炎病例”,这同样会造成误导。
相对来说,归为无症状感染者反而是更轻的一种误导。
一点感想:
1、首先要思考的是:费力地统计无症状感染者数据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吗?我认为没有,国际上均不单独区分和统计这个数据。如果国内真的需要这项数据,单独做一些准确性更高的研究即可。前两年感染规模不大,尚有能力做这个统计,今年还不调整方案,难以理解。
2、现在看来,“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失真是有点严重的问题,很多人感觉被骗了,但如果回过头来看,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动态清零“,数据质量并不是排在很前面的重要问题。
3、数据造假当然要不得,但认为是这个数据误导了整体决策,肯定言过其实了。决策不可能只依赖于某一个市的单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