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疫情之下,我们该如何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时讯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2-12-30 08:23:09

核心要点:

1鸟撞数据的统计其实是公民科学、高校科研以及数学模型等多方面综合得出的结果。 2大家在进行自然观察时,一定要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也许动物很可爱、很漂亮,但这不是我们去触碰或影响它们的理由,我们不要去打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3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造空间和自然空间的边界其实是会不断消解的,城市里野生动物的增多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疫情之下,我们难免被“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间。

在日常生活的方圆之间,我们该如何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后花园”?怎样去寻找城市中的自然之美?以往的城市绿化建设又存在哪些问题?人与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又该如何和谐共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嘉宾信息:

1任辉 博物学科普作者 2不靠谱儿的王大力 耶鲁大学环境健康科学硕士、自然摄影师 3TIC觅见丛邻 科普博主,专注于自然纪录

一、鸟撞、筑巢失败、鸣叫拖长:如何保护城市中“夹缝生存”的鸟类?

任辉:城市里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非常典型的例子是鸟类,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飞鸟其实都是野生动物。但近年来,鸟类在城市里的生存遇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鸟撞,即鸟类撞击玻璃幕墙或其它建筑。

在加拿大,每年因鸟撞死亡的鸟约在2500万只左右,在美国是在3.65亿到10亿只之间。但在国内,江苏昆山杜克大学的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中志愿者上传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鸟撞发生的案例大概是几百例。为什么三个国家的鸟撞数据统计差异如此大?美国和加拿大是如何观测鸟撞的?统计机制是怎样建立的?中国在这一块的进展如何?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鸟撞问题在我国受到关注其实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昆山杜克大学的李彬彬教授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全国防鸟撞网络。一开始,主要在校园里进行观察和统计,后来有更多的城市志愿者也参与了进来。

在欧美国家,人们关注鸟撞问题时间相对更早,也有更多高校和科研人员关注。在一些大城市里,基本都会有相关保护组织对鸟撞进行监测。在加拿大,有组织专门做了一个网络平台,居民如果发现鸟撞的情况可以将图片等相关数据上传到该平台,平台会进行实时更新,然后人们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各地的鸟撞情况。这其实有点类似于我国的观鸟记录中心,只不过是“鸟撞版”的。

国外的鸟撞统计还会引入一些数据模型来进行合理推测,每年的鸟撞数据也不全都是人为观测记录到的。鸟撞数据的统计其实是公民科学、高校科研以及数学模型等多方面综合得出的结果。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对于鸟撞概念的认知在不断扩展。

TIC觅见丛邻:我们生活中其实有很多鸟撞的案例。我之前工作的地方有一栋36层高的大厦,整栋楼都是玻璃幕墙。我有意识地观察过,绕着大楼走一圈,会很容易发现有受伤的鸟。当然,鸟撞不仅仅发生在高楼大厦附近,一些低矮的建筑也可能导致鸟撞。有些是因为建筑恰好位于鸟类平时要经过的路线,有些是因为材料反光让鸟类产生误判,这都可能对鸟类带来伤害。

鸟撞研究不仅仅是高校或NGO组织等某一群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比如当我们遇到鸟撞事件,可以拍照上传到江苏杜克昆山大学的“防鸟撞行动网络”平台,一起去扩大数据样本容量。这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的事。

(图源:“防鸟撞行动网络”微信公众号)

任辉:防鸟撞,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我们能够做的其实有很多,比如白天尽量拉上窗帘,减少玻璃反光等,但我认为这些方法既不太现实又治标不治本。最关键的是大家要去关注鸟撞问题,因为公众的关注会影响后续一系列的政策制定。

除了生活在城市中的鸟类可能发生鸟撞以外,也出现了候鸟迁徙经过城市时发生鸟撞的案例。鸟类在常年迁徙中,会根据环境生态变化,逐步调整自己的路线。鸟撞的经常发生是否可能会导致迁徙路线的变化?避免鸟撞,个人能做什么?

TIC觅见丛邻:诚然,动植物的适应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们会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调整,但是它们也依然需要人类的关注乃至保护。

比如,有研究提到,鸟类可以看见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在玻璃上增加一定的涂层,从而在不影响人类正常生活的同时,起到提示鸟类的作用,避免鸟撞。也许这在短期不能够实现,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关注鸟撞问题,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那未来某一天也许就能既保障建筑的通透和美观,又能保护鸟类。

任辉:鸟撞不只是发生在玻璃幕墙之间,其它一些建筑也可能造成鸟撞,一个典型例子是风力发电机。近年来发现,在风力发电机周围经常出现被叶片击中的鸟类。

除了鸟撞,城市里还有哪些常见的人为活动或人类设施给鸟类及其它动物造成的困扰和伤害?又有哪些解决之道?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鸟撞的发生并不都是在白天,有相当一部分鸟类在夜间迁徙。但由于城市的光污染很严重,城市光源会影响鸟类的视觉判断。所以,城市的信号塔也是鸟撞经常发生的地方。因为很多信号塔旁边有细的拉线,晚上,信号塔的光一直闪烁会很容易让鸟类误撞上去。现在的解决办法之一是,把信号塔上持续的灯光改为闪光,来减少鸟类误撞。

关于防鸟撞问题,我认为数据的收集非常重要。因为有了准确的数据支撑,我们才能做到更精准地保护鸟类和其它动物的同时,也减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除了鸟类,其它一些动物也受到了城市的影响。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一些小河渠旁边是被硬化了的河岸,经常会有一些两栖类爬行动物或是小型哺乳动物掉进水里,而无法靠自己的能力再爬上去。所以,我们在城市设计中要创造出更多生物友好的方式,比如在河渠旁专门设计一个动物逃生通道等。

灌溉渠生物通道(图源:扬州晚报)

任辉:城市中的人类设施和人类活动对鸟类造成的影响很多。近年来发现,一些鸟类在大城市里筑巢和繁殖失败的几率越来越高,这可能与城市光污染有关。因为很多鸟类是通过感受自然光线和太阳光照时长来识别季节的,随着城市灯光越来越亮,鸟类可能产生误判,比如认为现在已经是光照时长较长的夏季,到了该筑巢的时候。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孵化出的雏鸟存活率较低,影响到鸟类的正常生存。

另一个案例是,城市噪音也会对鸟类产生影响。在北欧,一些鸟类出现了明显的鸣叫方式改变。鸟类通常是通过叫声互相传递信息,但由于城市噪音越来越大,它们原来的鸣叫声音可能无法再传播较远的地方。因此,现在很多鸟类出现了叫声拖长、声调增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许看起来不足为道,但是这会需要鸟类消耗更多的体力,最后可能会对它们的生存和分布都产生直接影响。

二、野生动物“进城”:怎样与城市里的“动物居民”和谐共处?

任辉:普通人在城市里怎么进行自然观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原则?

TIC觅见丛邻:我们平时在做自然观察时,可以借助一些专业设备,防止对动物生活产生影响。比如使用热成像或红外相机去观测动植物隐藏在黑夜中的一些情况,而非直接打强光。

我建议大家在进行自然观察时,一定要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也许动物很可爱、很漂亮,但这不是我们去触碰或影响它们的理由,我们不要去打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以鸟类为例,如果过度观测,可能会导致它们弃巢,使得幼鸟得不到父母的保护而遭到伤害。此外,我们平时看见松鼠等野生动物时,不要随意投喂,因为这可能导致它们对这种食物渠道产生依赖。

总之,我们要尽量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在保护它们的同时不去过度关注和打扰它们,也要避免自己被动物伤害。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普通人在城市里进行自然观察,其实不用一开始把目标定得太高,而是可以从身边开始。比如,有的小区里可能就生活着两百多种鸟类。在城市里可以进行自然观察的地方,除了小区,还有植物园、小型湿地等等,这些都是普通人进行自然观察的一个比较好的起点。一些机构组织发放的手册或是图鉴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各类物种。

另外,我们在观察野生动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和它们保持适当距离。在美国国家公园,会有专门的指南告诉人们,遇到各种动物时,应该距离它们多少米。在城市中,我们与动物的距离相对较近,就需要注意不要因为自己过度的爱心反而让动物受伤。所以,人与动物保持互不打扰的状态其实就是最好的。

任辉:最近,在上海的很多小区里都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为什么在上海这样如此繁荣的大城市里还会出现野生动物呢?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城市在扩张中,人类活动压缩了貉的生存空间,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放缓,貉又回到了上海郊区甚至市中心。现在上海很多的居民可能都已经习惯了貉生活在小区里,他们对于貉的存在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人造空间和自然空间的边界其实会不断消解,城市里野生动物的增多其实是一个必然过程。不只是在中国,在国外的一些城市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东京的貉也很多。

在英国,城市中很常出现的一种野生动物是赤狐,且赤狐已经高度适应城市环境了。以前,人们也尝试过赶走赤狐的各种办法,但后来发现,一只赤狐离开后,新的赤狐又会到来或是下一年繁育得更多。现在,伦敦的赤狐实际上已经到达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未来,我们和野生动物其实要共享城市空间。我们能做的就是互相不打扰,尽可能减少矛盾的出现,和平共处。

任辉:需要强调的是,貉并不是上海的一个入侵物种。貉在上海历来都有,曾是松江府的本地生物。只不过受此前城市化的影响,貉的生存空间被压缩,貉在上海的数量就变少了。现在,随着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人为活动导致食物增多,貉快速回归和扩张。

但是上海貉数量的异常增多,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复旦大学王放老师团队这些年一直在做貉的监测,发现上海出现貉的小区从几个快速变为几十甚至上百个,现在在上海的闹市区也出现了貉的踪迹。目前,已经有很多科研团队和志愿者团队正在进行上海貉数量的普查,也在想一些新的管理办法。

在国外,很多城市也出现了比较凶猛的野生动物。比如,墨西哥的郊狼、印度孟买的花豹、洛杉矶城市森林公园旁的成年美洲狮等。那么,我们在城市里该如何与具有一定攻击性的野兽共存呢?它们出现在城市里会不会带来一些人兽冲突?我们又该如何去管理呢?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在国内,其实这几年发生冲突比较多的是野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和野生动物保持一定距离;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对野生动物有更好的监管,比如,提醒人们哪些地方容易出现可能伤害人类的野生动物以及当野生动物来到人类活动区时要有提预警和预案。

其实,一些大型野生动物之所以会进入城市,是因为它们原本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它们不得已而向城市扩散。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去修复动物的栖息地,让它们能够在自然空间里生存和活动。

总之,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当看到小型野生动物时,心理上不用太恐慌,与动物保持适当距离;而对于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来说,则是需要加强对野生动物的监管和预警。

一只花豹在孟买城区(图源:国家地理中文网)

任辉:在人与野兽相处方面,国外也有一些案例。美国洛杉矶的一只美洲狮从郊区的一座山上意外穿越高速公路无法再回山林,因此它继续向城市移动,最后到了城市公园里定居。

其实当地监管部门早就发现了这只美洲狮,于是给它戴上了GPS项圈去监测它每天的活动范围。后来发现,它每天的活动都不超出城市公园,而这个公园本身就是山体公园并不承担过多的游览功能,游客也不是很多。所以,当地就让这只美洲狮一直生活在公园里,和人们互不侵犯。当地的居民不仅没有恐慌,还将这只美洲狮作为城市的一个标志物,给它取名为“好莱坞之狮”。

“好莱坞之狮”(图源:美联社)

有一些居民对野生动物的恐慌其实源于对动物的不了解。比如,我们身边有时会出现蛇,人们会非常担心和害怕,但其实出现在小区里的蛇大部分都是普通蛇,而非毒蛇。

任辉:近年来,我也感受到我们国内的野生动物保护其实也发生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以前,我们认为保护动物就要把它们和人彻底分开,也就是把三江源、可可西里等人烟稀少的地方留给动物,而人搬去其他地方。但最近这些年的实践发现,这是很难的。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其实是很难彻底分隔开的。因此,我们转变了思路,去思考怎么让人与动物平安和谐相处,努力做到我们既不过度影响动物生存,也不让动物有伤害到我们的机会。

三、绿化单一、河道硬化、植物入侵:城市的环境健康出了什么问题?

任辉:绿化率是一个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指标,但现在许多城市绿植覆盖率的提高往往是通过种植或引进单一树种和草坪来实现的。城市绿化树种和草坪具备为动植物提供更好生态环境的功能吗?从环境健康角度来看,过去的城市绿化存在哪些问题?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很多研究会关注城市绿地空间给我们人类提供的活动空间,或是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但在以前,这些研究数据指标都是很单一的,比如衡量植被面积就用NDVI(NDVI即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法中最常用的植被指数)去测量。现在学术研究的趋势是引入更多样的指标去衡量。

现在城市绿化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园林规划及其他现实原因,一些过去在城市里遍生的本土原生植物已经越来越少见。比如,南京的本土物种短柱铁线莲,以前在城市河道两边很常见,但现在只能在秦淮河边等几个地方才能见到了。

短柱铁线莲(图源:上海植物园)

在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认知里,认为“单一”就代表干净整洁,荒地就是“垃圾堆”,很多人感受不到荒地的美好。城市绿化的改变,需要居民、市政部门、民间公益组织等多方共同努力。

任辉:在城市里比较常见的入侵物种,尤其是入侵的植物有哪些?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很多情况下我们现在的入侵植物一开始是因为园艺引进或是希望该物种能实现某些功能,却逸生到自然环境中或发现其生长不可控。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的互花米草。当时认为互花米草有清淤固滩的作用,但引进后发现,它不仅生长特别快而且根长得也很深,很难去清理。现在,沿海城市有大量互花米草存在,甚至到了难以管理的程度。

宁德市蕉城区一处滩涂上的互花米草除治现场(图源:新华社)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入侵物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水葫芦以及作为观赏植物从中美洲引进的紫茎泽兰等。一些入侵植物比如薇甘菊会攀附在原生植物上与之竞争阳光,对本地物种造成影响。

志愿者正在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图源:潇湘晨报)

任辉:以前可能出于美观或是方便管理的需求,出现了城市植物单一化、景观化以及河道硬化等情况。现在如果要重新恢复城市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可能会遇到很多现实阻力,比如小区居民的不理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居民学着去欣赏生态之美,能够允许在城市里也出现一片属于动物或植物的小天地?在这方面,国外有相关研究或经验吗?

不靠谱儿的王大力:其实,这与城市设计和规划有很大关系。我们过去总是把人类和野生动植物相对立,觉得它们的存在可能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但实际上两者不是对立的。比如,在河道的建设中,生物多样性当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还要综合考虑水利、城市道路等,但这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合作来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案。

在国外,一些地方将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相组合来构成河岸的一个群落生态系统,去帮助实现净化和护坡的功能。在美国,为了保护海岸的牡蛎礁,他们的做法是将牡蛎礁作为一个城市景观来供居民休闲娱乐,而不是将其与人们的生活割裂开来。

其实,“城市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可以保护生态,还可以为我们人类提供休闲娱乐。因此,如果在设计中能够加入更多的互动关系,让居民参与进来,会是一个更有效的方式。也许一开始,居民不理解生物多样性是什么意思,但在参与的过程中,居民可能会慢慢觉得“这是一件还挺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强硬地告诉居民“你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你要给其他生物提供空间”,而要让居民参与其中。

任辉:回顾人类城市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一千年前,在两河游流域的一个人类遗址——哈兰切米。在这一万一千年时间里,人类的城市一度变得和自然越来越割裂,到处都是单一的草坪和僵化的土地,但这样的环境不仅不适合自然中的动物生存,其实也不利于人类生活。可喜的是,现在上海、深圳等地的城市建设规划出现了越来越多动物友好或环境友好的改变。我们期待在未来城市中的动物能生活得越来越好,我们的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美好。

嘉宾信息: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新闻《一起来唠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但欢迎转发至个人朋友圈。

撰稿:邱佩萱

编辑:shely

标签: 野生动物 不靠谱儿 自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