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又一种药遭疯抢?治疗新冠真的有“特效药”吗?有必要储备吗?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3-01-06 15:18:23

近期一些治疗新冠的抗病毒药物热度很高,那么真的有所谓的“特效药”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成为不少网友防疫的“抢手货”,其价格也随之猛涨,有必要储备吗?


【资料图】

童朝晖:目前没有“新冠特效药”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介绍,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药,一些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使用,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童朝晖称,抗病毒药物在发病5天内特别是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病毒刚进入人体,刚开始复制的时候早用,这些药物能干扰病毒的复制,减轻病毒的载量,减少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再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减少向重型、危重型发展。如果一旦到了重症、危重症,这些抗病毒药是无效的。

抗病毒药物使用不当

会出现哪些风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介绍,使用抗病毒药物要注意一些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王贵强说,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副作用,有些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有些会有副作用出现。像有些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病人,有时候要调整剂量,有时候不能使用,所以是药三分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来使用这类抗病毒药。

丙种球蛋白只适用于重症感染

不建议在家里储备

近日,第九版诊疗方案里推荐的另一种治疗药物——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也引发不少网友求购。

对此,王贵强介绍,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但只建议在治疗重症病人时使用,“基本都是进入ICU的病人才需要使用,而且要在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等特定情况下使用才有效果,不适合在家里使用,也没有预防新冠感染的作用,不建议在家里储备。”

XBB毒株会引发新一轮感染吗?

中疾控回应

中国疾控中心1月4日在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文称,2022年10月至12月共报告发现本土XBB病例16例,全部为XBB.1进化分支,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仅1例,暂未监测到XBB.1.5本土病例,中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据介绍,XBB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随着XBB系列子代亚分支在美国等国家流行比例逐渐增加,XBB衍生的子分支XBB.1.5相比XBB其他亚分支,其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强。

文章表示,11月以来,XBB.1.5在美国新冠感染者中占比逐渐增加。根据美国每周监测病例预测,XBB.1.5的占比已于2022年12月30日达到40.5%,可能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优势流行毒株。截至2023年1月2日,XBB.1.5已在全球至少25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发现。

关于目前XBB.1.5在国内的存在情况,文章指出,输入病例中,2022年10月至12月,中国通过基因组测序已经发现输入XBB病例199例,包括9个亚分支,其中4例为XBB.1.5输入病例。

针对XBB.1.5是否会引发新冠病毒第二轮感染,文章表示,有报道称XBB.1.5可能有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引起国际关注。但美国疾控中心的监测数据证实,近几周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增加期间,新冠感染者报告数、住院病例数、死亡病例数并未出现显著增高。在美国,XBB.1.5引起的再感染比率还需要进一步动态观察。

文章指出,中国目前本土流行的绝对优势毒株是BA.5.2和BF.7,个体在感染BA.5.2或BF.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内(3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包括XBB)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中国短期内(3个月)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极低。

关于XBB.1.5的致病性和毒力,文章认为,XBB.1.5虽然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XBB.1.5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无感染者住院比例和病死比例增加的报道,也未见其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的差异。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使用不当有副作用

不排除感染血液传播病的可能

“哪里可以买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继蒙脱石散、诺氟沙星之后,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也成了“抢手货”。需求量激增下,该药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平时出厂价300多元/瓶的药在一些地方被炒至上千元。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研究员、主治医师杨达伟表示,前者来自健康人血浆,而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来自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的健康人血浆或是新冠康复者。“目前两者都没有治疗新冠临床获益严格的循证医学依据,需要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患者临床情况做出综合判断,评估可能的疗效,平衡获益及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图源:@澎湃新闻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使用不当会带来不少副作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主任药师付伟、主管药师李梦和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严丽均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盲目补充外来免疫球蛋白,会剥夺自身免疫系统建立战斗“记忆”及产生抗体的机会。

同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虽然经过严格筛查,但不能百分百排除感染乙肝、艾滋等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而且在输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