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重症率曝光!这对去世的夫妻,让我感受到疫情最残忍的真相-环球短讯
作者 | 脆皮先生来源 |脆皮先生(ID:cpxs2009)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
不觉间,才发现疫情放开已经有一个月了。
当见面“你阳了吗”,变成“你还咳吗”;各地进入不同程度的感染高峰;
当刷屏多日的奥密克戎,在这几天突然被XBB取代。继上海之后,前几天,杭州入境人员也发现了XBB。
此时我们再一次明白:
在与新冠这场漫长的对抗中,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
但困扰人们的,也始终有两个问题:
一个,曾经的90%的无症状去哪了?
一个,现在的重症率到底有多少?
最近,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终于第一次公布了一个数据。
北京定点医院里,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大概3%到4%。
也就是说,100个人,大概三四个可能是危重症。
当然,这只是去到医院就诊人数里面的结论。
四川一家医院,最近的三周里,ICU住进了46个重症病人。
院长说,它占了感染者的1%左右。
这些重症的概率算不算高?
看起来不大的数字,可当它发生在14亿这个巨大的基数之下。
背后每一个数字,变成一个个具体的故事,我实在不敢去计算和想象。
2
四川德阳,60岁的女儿感染住进了医院。
已经100岁的母亲,始终放心不下。在家里不吃不喝,一定要去医院里照顾女儿。
老人担心不止,因为她所有的孩子都确诊了。
老人哭着不肯回家,因为她怕,“我走了,女儿就没有妈妈了”。
人生有一种莫大的幸福:无论自己长到多大,身边都还有父母的庇护。
好在,一周后,老人和女儿一起出了院。
也有人,却再也没办法和父母一起回家了。
湖北,男子的父母,一对夫妻在一个星期内,不幸双双去世。
不久前,他们还在一起谈笑风生。
不久后,他却流完了这辈子的眼泪。
“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只有经历过才懂,爸妈都走了,我没有家了。”
绕树三匝,再无枝可依。
人生只剩归途,再没有来处。
失去母亲的高梓淇,还有很多想和妈妈一起完成的计划,还有很多没来得及跟妈妈说的话。
被疫情带走妈妈的王劲松,再也拨不通对面的那个电话,听不到那个可以抚慰自己一切的声音。
哭了一天的樊登,往后余生里,再也触碰不到父亲,只能通过回忆去缅怀了。
无论名人亦或者普通人,在新冠面前,都变得无能为力。
原来,我们都无法阻止生离死别的到来。
翻开评论区,那里写下的每一个悲伤,都让人痛彻心扉。
有人再也没有妈妈了,有人永远失去爷爷的偏爱。
再小的概率,当它落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都成了百分之百。
就如那句戳心也扎心的话:
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知道那其实是事故。
3
人类总是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弱点。
总要失去,总要回首,才顿悟一些本就简单的道理。
一场疫情,教给了我们在那些稀松平常的日子里,更要好好珍惜。
也终于教会了我们,在突如其来面前,才知健康和一个好身体多么的重要。
但这次持续三年都未能结束的病毒对抗,应该教给我们的。
一定还有一点:尊重,敬畏,每一个生命。
“人们身边去世的老人,好像比往年要多很多”?
央视新闻的一个采访中,记者对专家,问出了一个我们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
专家做出了肯定的回答,承认了这一点。
“但是大家想一想,你身边的人阳了多少?或者一家人可能都阳了,有几个危重的?或者有几个肺炎的?这个大家应该心里有数吧。”
然而这个解读,却没能让人满意。
有人觉得所谓的回答,是不是避重就轻了。
有人认为专家的态度,是不是太过轻飘飘。
专家的冷静客观,或许并无大问题。
但在如此形势之下,一个实事求是的数据,更代表着那背后,每一个生命,以及好几个家庭。
4
人类的悲欢纵使难相通,但起码的敬畏之心总要有。
有些人不止曲解放开政策,对于疫情之下那些人们经历的病痛折磨,他竟然觉得不过是“优胜劣汰”。
这样的人,我看到过许多。
他们可以开玩笑地对事关生命的事情,发出“老人小孩警告”。
他们可以恶毒地对那些不幸的人说出,“他们就是运气不好”。
他们可以冷漠地把那些离去,归结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他们甚至自以为是,极端地说出,“要死便死”。
却忘了每个人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我们终有一日,都会成为这个世界最脆弱的那群人。
他们不是运气不好,他们只是挡在了我们的前面。
这不是什么优胜劣汰,而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场巨大考验。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好好保护。
我们没有权力,决定他们应不应该被传染。
我们更没有权力,去随意定义那些离去,那些不幸。
我们能做的,要做的:
是不让老人安葬完才知道弄错人了的魔幻再发生;
是不让那些在医院排队等他们离世的黄牛们继续猖狂;
是让每一个他们都能有药可以吃,有医可以看,有病床可以住。
是让每一个他们都有尊严地活着,搀扶他们,好好度过接下来的每一天。
马上就要过年了。
愿我们都能在除夕的夜晚,迎到新年第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
当走完这艰难的一关,愿每一个家庭,都是完完整整,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