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两年春节没回去,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婆忘记我是谁了”|3位返乡者的故事-最新消息

来源: 腾讯新闻 时间: 2023-01-19 13:12:40

1月17日,农历腊月廿六,北京寒风萧瑟,晴冷无云。这是2023年春运的第11天,车流、人流同前几日一样,大量涌向火车站、飞机场,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今年春运返乡大军的一员。


(资料图)

新冠疫情影响下的第4个春节即将来临。与往年因为疫情裹足不前、选择就地过年相比,今年,春运返乡者人数激增。交通运输部预计,2023年春运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

(1月17日,北京南站,旅客排队乘坐斜梯。

图源:潘闻博摄)

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人们踏上旅途,为了和亲友团聚。“一张车票,足以消解乡愁;一踏上归程,幸福就贮满心房。”北京铁路官方微博1月17日发了这样一段文字,“在外打拼,无论风光还是沧桑都请记住:家乡始终是避风港。”

1月17日的北京南站,一片繁忙景象。几个入站口处,旅客排队掏出身份证,经人脸核验后进入车站。安检机器的履带不停滚动着,通往二楼候车厅的斜梯,旅客鱼贯而上。

大厅内人声杂沓,有人坐在休息区,有人在检票口排队,巨大的蓝色电子屏来回切换着中英文,显示列车状态和时刻表。

28岁的李小琴坐在候车厅内的椅子上,胸前抱着一个灰色双肩包,身旁是一个粉色行李箱,上面放着两袋特产。这位留着披肩发的姑娘是江苏连云港人,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将乘坐当晚六点多的高铁回老家。

李小琴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过往两个春节,她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她认为自己比较恋家,尽管在京过年有朋友相伴,但终究和家人团聚不一样。

“放鞭炮烟花、贴春联、吃团圆饭,还有祭拜祖先,没有了这些仪式,总觉得少了过年的感觉。”李小琴告诉腾讯医典,“之前春节没回去,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遗憾。”

(1月17日,北京南站候车厅,旅客等待乘坐列车。

图源:潘闻博摄)

但最让李小琴牵挂的,不是老家的年味,而是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外婆。

李小琴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和外婆十分亲近。3年前,外婆确诊阿尔茨海默病,起初是记忆力越来越差,“做饭时会忘了加盐”,原本性情温和的人变得脾气暴躁。后来,外婆曾独自一个人跑出门,迷了路,家人在好心人帮助下才找到她。

有时候外婆会在家里呆坐着,双眼茫然,自言自语。

李小琴告诉腾讯医典,几个月前她和外婆视频通话,“视频里我外婆一脸疑惑,问我‘你是谁’,后来我挂了视频哭了一场,以前她是最疼我的,现在却不认得我了。”

过去一年,李小琴已经回过1次老家去探望外婆,但她仍早早决定这回春节要在家乡度过。她说她的行李箱里,还装着一件要送给外婆的新毛衣。

和李小琴相比,黄强和儿子早了两天离开北京这座大城市。

1月15日中午也是在北京南站,黄强带着儿子黄晓峰,搭上了开往老家安徽的高铁。

14岁的黄晓峰2021年6月得了骨肉瘤, 那时还在上初一年级。一年半以来,黄强和妻子带着休了学的黄晓峰,辗转安徽、上海、北京的多家医院求治。

2021年下半年,一家人第一次来北京,因为医院附近的房租较贵,他们在河北燕郊租了房,往返两地带孩子做化疗。2021年11月,黄晓峰做了第一次手术,一直到今年9月病情复发,癌细胞远处转移,于是再次来北京治疗。

2022年9月中旬,黄晓峰做了第二次手术,“股骨又切了一节”。经过一系列康复训练,如今他已经能单手拄着拐杖行走。

(黄晓峰和母亲在医院。图源:受访者提供)

在黄晓峰确诊之前,黄强是安徽合肥的一名网约车司机,妻子在幼儿园当保育老师。儿子生病后,黄强就把租来的网约车退掉了。一家人租住在燕郊的时候,黄强就在附近的快递点打零工,补贴家用。

黄强觉得这一年半最艰难的时刻是刚到北京之际,“在上海我们还有亲戚。在北京举目无亲,刚到的时候也不认识路,那时候我和老婆带着儿子,拿着一堆行李,感觉非常无助。”

过往一年对于这家人无疑是艰辛的。黄强告诉腾讯医典,2022年12月,黄晓峰的外公因为食道癌去世。今年1月初,黄晓峰的外婆又感染新冠病毒后去世,妻子就离开北京回老家奔丧,“我感觉我的命运跌落到了谷底。”

好在,黄晓峰经过手术和一系列治疗,如今身体感觉不错,“现在没有哪里疼,一切都很好”。

黄强说医生告诉他们,孩子治愈的几率相对较高,他们也对此充满希望,计划大年初七再来北京。“孩子的左手骨指、肺部还有转移,没完全好,年后我们也会和医生商量接下来的治疗。”

定居于浙江舟山的李慧,则是早在1月2日,就回到了四川眉山老家。

在舟山一家银行工作的她,过往两个春节因为老家疫情严重、防控严格,且担心不能及时返回单位上班,而没有回家过年。

李慧在外地工作成家后,母亲为了陪伴照顾她,和她一起生活,父亲则一个人留在家里。以往每个春节,李慧都要回家乡眉山市仁寿县,只有前两个春节是例外。

李慧告诉腾讯医典,她最近一次回去是在2021年10月,那时候她90多岁的爷爷去世,她回去奔丧,待了一周时间,整个过程十分匆忙。

去年12月之前,李慧一度纠结这个春节要不要返乡,因为她刚生了孩子,也担心回家后可能被集中隔离。12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她的顾虑打消了,就开始安排行程、购买机票。

但几周后,李慧的父亲在老家感染了新冠病毒,打电话让她不要回去。考虑过后她便把机票退掉了。

后来,看到症状较为温和、疫情并不严重,父亲又希望他们能回老家。“我那时候又开始纠结了,后来跟父亲视频的时候,说算了干脆不回了,他听了之后神情有些落寞。也就是在那一刻我决定了,今天我们还是要回去。”

(1月2日返乡后,李慧拍摄的老家照片。

图源:受访者提供)

正好在休产假的她,和家人在今年元旦当天动身。他们开着轿车从舟山长途跋涉,在1月2日下午抵达了眉山。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李慧感觉家乡变化很大,“都有些不认识路了”。

李慧告诉腾讯医典,春节假期,她想多陪陪父亲,参加弟弟的婚礼,还计划带女儿参加自贡的灯会。

“回到家这十几天,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都不够和我爸爸待在一起。”李慧说,“假期很难得,所以我很珍惜,一定要回来。”

交通运输部今日(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17日,全国共发送旅客4314.7万人次。李小琴正是其中一员,17日晚上她登上开往连云港的高铁,列车驶入夜色里,将带着她回到故乡。

(应受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小琴、黄强、黄晓峰、李慧是化名。)

标签: 北京南站 阿尔茨海默病 离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