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自然》:木乃伊防腐的秘密,终于揭开了-每日信息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100年前,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被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位在19岁时神秘死亡的法老没有埋葬在金字塔中,但正因如此,他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完好的法老陵墓,以及完整的木乃伊。在那之后,科学家开始了解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方式。当时的人们是如何进行防腐操作的?这个问题成了百年悬案。
▲木乃伊制作现场艺术图(图片来源:Nikola Nevenov)
【资料图】
今天,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最新论文结合有机化学、考古学与语言学的综合性研究,从31只陶器中揭开了木乃伊防腐的秘密。研究不仅找出了用于涂抹身体各部位的防腐物质配方,并且可能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全球贸易历史。
为了避免木乃伊中的遗体腐烂,古埃及的工匠应用了一系列防腐策略。他们用碳酸钠保持木乃伊的干燥,有时还会取出主要内脏和大脑……最重要的一步,则是用树脂、药膏与油涂抹身体内外,以隔绝外界的细菌和真菌。而确认这些防腐试剂的成分与用途,正是科学界面临的难题。
在最新研究中,来自德国和埃及的研究团队在古埃及的塞加拉(Saqqara)墓地找到了合适的研究材料。一间距今约2600年的木乃伊作坊(具体定年在公元前664-公元前525年之间)里,一批曾用于存放防腐材料的陶制容器被保存至今。其中的31只陶器被选为这项研究的分析对象。
▲来自木乃伊作坊的陶制容器(图片来源:Saqqara Saite Tombs Project,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Tübingen, Germany. Photographer: M. Abdelghaffar)
这些在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的容器,可以告诉我们哪些线索?部分线索很容易看出:在部分陶器上,当时的符号文字记录了里面装的是什么,有些甚至还包含了使用说明。
要解读这组密码,语言学家首先破译了其中的大量符号文字,部分文字已经可以与化学成分相对应。例如,古人记载的“antiu”被认为是今天所说的没药(myrrh)树脂。但这些分析是否准确?其他文字对应的是哪些物质?这些问题还需要其他分析手段。
好在,这些陶器里还藏着另一条线索——化学残留物。现在,最新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使得研究者能够分析这些分子成分。将识别出的成分与容器上的文字进行比较,这项研究纠正了一些曾经的猜想。
▲图片近处为塞加拉的考古挖掘现场(图片来源:Saqqara Saite Tombs Project,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Tübingen, Germany. Photographer: S. Beck)
例如,GC-MS分析发现,上文提到的“antiu”其实是一种混合物,成分包括雪松油、杜松/柏树油和动物脂肪。另一组文字“sefet”曾被认为代表了“油”,而最新分析也指出,真实情况更加复杂:一些标注了“sefet”的容器里含有动物脂肪与杜松/柏树油或焦油的混合物,而另一个容器的成分则是反刍动物的脂肪与榄香脂。
同时,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用于身体不同部位的防腐成分,以及不同成分各自的用途。例如,阿月浑子(其果实是我们熟悉的开心果)树脂和蓖麻油只用于涂抹头部,保护胃部需要用到加热的蜂蜡,而反刍动物脂肪和榄香脂则被用来掩盖难闻的气味……
▲用于涂抹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用途的防腐成分(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更令研究者感到惊讶的是这些原料的来源。结合不同植物在当时的种植范围,研究发现部分原料并非来自古埃及,而是由地中海其他地区、热带非洲甚至是东南亚传来的。其中,榄香脂和达玛树胶残留物的发现尤为关键——前者可能来自热带非洲或东南亚地区,而后者则当时只出现在东南亚的热带地区。
▲木乃伊制作现场艺术图(图片来源:Nikola Nevenov)
由此,一张古埃及时代可能存在的全球贸易网络展现在我们面前。来自亚洲的树脂漂洋过海,被古埃及的能工巧匠制成复杂的防腐配方,试图维护着 “不朽”的梦想。当它们在两千多年后重见天日,我们对木乃伊制作以及那个时代的理解前进了一大步。或许,这些沉睡的木乃伊还藏着更多尚未讲述的故事,等待更多研究的挖掘……
参考资料:
[2] The chemistry of mummification – Traces of a global network. Retrieved Feb. 2nd, 2023 fromthe Ludwig Maximilian University and the University of Tüb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