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杀有何先兆?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比父辈更脆弱吗?-天天速讯
“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少年胡鑫宇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2023年2月2日,胡鑫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认定胡鑫宇系自缢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自杀是 15 至 19 岁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自杀倾向从 12 岁到 15 岁呈线性增加,然后在 17 岁之前更缓慢地增加。这些问题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青少年负向情绪与自杀先兆,必要时也许你的援手就能挽救一条生命。
【资料图】
问:青少年心理失常什么阶段会高发?如何有效防止孩子“想不开”?
答:数据显示,青春期,尤其是12到17岁,是自杀的高危时期:
1.世界范围内,自杀是15-19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亡原因;
2.2005年一次全国规模的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显示,19.6%的受试者曾经考虑过自杀,6%曾经制定自杀计划,2.4%曾采取过自杀行动;
3.2020年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调查显示,24.6%的青少年存在抑郁症状,7.4患有重度抑郁。
所以对胡某宇事件,除了表达悲痛和哀悼,也是我们认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窗口。
那么,我们怎么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有80%的人在自杀之前,都会流露出非常明确的信号。
1.突然出现急剧的变化。比如成绩的大幅度波动、情绪易激惹。
2.出现睡眠和进食问题。入睡困难、早醒、夜惊、噩梦频发等,茶饭不思或者吃的过多。
3.谈论死亡。拿自杀开玩笑、表达死亡的想法或者谈起死了的感受等等。
4.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珍贵的东西送人,无故与身边的亲友道别。
5.自伤、自残,身上出现不明的伤口,伤痕。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是外显的伤口、睡眠、进食的不稳定。
对于同学来说,如果你的朋友开始谈论死亡或开玩笑说起自杀,一定要注意到ta的情绪问题。
一个人、一个孩子,之所以选择自杀,一定是失去了所有的希望。一个微小的关注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问:青少年自杀会有传染效应吗?胡鑫宇事件家长应如何引导孩子理性看待?
答:自杀当然是会传染的,而且像胡某宇事件这种情况,传染的范围非常广泛,因为事件的细节和影响的传播范围变得大了很多,速度也快了很多。
所以关注自杀行为的涟漪效应(通俗讲就是“自杀会传染”),以及后续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会觉得一个蓬勃的青少年,肯定不会以这样的方式谢幕,但我们是否真的会去理解其遭遇和感受呢?未必。
我始终觉得,将该事件或者是近些年任何一起类似事件,与后续发生的高度近似的系列事件联系起来思考是有必要的,这就是我想聊的自杀行为的社会涟漪效应。
图源:视觉中国
你往湖里扔一个石头,除了落点中心,周围还会产生一圈圈向外的波纹,中心事件冲击越大,波纹就可能越大,对外的影响就会越大。社会事件的影响力会造成有相同想法的人出现以下几点心理状况:
第一,很强的间接经历感受。如果没有很好的支持,那么间接经历感受就会发展成为与事件类似的行为,比如某代工大厂当年发生的十几连跳,或者是前几年频繁发生的暴力维权和医闹事件,实际上都是涟漪效应的影响。
第二,比较强的行为动机。因为会觉得和自己类似的人以此作为方法,并且是可以行得通的。
第三,焦虑不断升级。因为事件影响很大,报道也会持续,细节和长时间的曝光都会带来焦虑。
既然如此,在事件没有发生的时候进行干预就很必要了。
但是目前情况下,干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流程,家长只需要记住一点,就是不要打击,不要否定,不要过于高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会给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大的压力,同时会让他们无法很好地找到自己。加之青春期孩子本身的心理特点,风险就会很大。
问:现在的孩子真的更脆弱吗?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却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答:目前青少年、儿童抑郁症、双相障碍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患病低龄化越来越突显,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到底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儿童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比例更高?我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总结4个要点:
第一,不同时代背景下,两代人在成长过程中需求不同。
60后、70后这一代人小时候,国内相对物质匮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父母这一代人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渴望得到满足的是生存需求及安全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90后、00后的孩子一出生就不用面对生存和安全难题,而且物质还过剩。当较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这一代人会诉诸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换言之,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更加注重精神需求。
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情感关注、支持和理解,希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希望能从事既能实现经济回报,又是自己喜欢的、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领域。
可这正是很多60后、70后父母长期忽视的。他们仍以自己父母的那一套来教育、要求自己的孩子,缺乏高质量亲子陪伴,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几乎一无所知。这非常容易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
第二,在网络时代,对比无处不在,父母的粗暴教育很容易令孩子形成巨大心理落差。
很多父母小时候挨打、挨骂后,很快就发现同龄人也都被父母打过、骂过,有的打得更厉害。
于是他们很快就结合所接触的信息而调整了认知,将“遭过的罪”合理化,不容易形成心理创伤。
如果在父母的打骂下,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发奋,最后获得了不错的学历和工作,“混得不错”,那他们就很容易将这种“棍棒教育”进行升华;认为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该打,尤其是男孩,“不打不成器”,不打是父母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而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与互联网、电子产品打交道,接触的信息面非常广。
同时,随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萌芽,很多年轻父母已经摒弃了以打骂为主的教育方式,网上有很多论述“棍棒教育”弊端的文章和信息。
那如果这时候孩子还总是挨打、挨骂,他们可以对比的对象从线下到线上、范围非常广,发现原来很多家庭的父母不但不打孩子,对孩子还非常尊重、理解,那他们的心理落差会非常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们不但会羡慕“别人家的父母”,自己遭受过的打骂也会形成更大的心理创伤。
图源:视觉中国
第三,在互联网时代,孩子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
在网络的“信息茧房”里,若孩子反复多次接收到类似的不良信息,就很容易形成错误、扭曲的认知,甚至出现三观偏差和偏执型人格特征。
第四,在教育内卷下,部分父母们盲目“鸡娃”,孩子心理压力极大,更容易精神崩溃。
在60后、70后父母的童年时期,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社会上也没有校外辅导机构。在整体上,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干预不多,要求也不高。
而现在的父母普遍认同“知识能改变命运”,希望孩子能通过高学历获得好工作,实现良好、稳定的经济回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很多父母严格要求孩子取得优秀的成绩,施加压力,安排一个又一个辅导班,家庭氛围压抑而紧张,对孩子的贬低、打击远多于认可和鼓励……
这都是不得当的“鸡娃”方式,很容易对孩子造成叠加性心理创伤,埋下隐患。
以上4点是我们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实践中总结的,可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其罹患精神心理障碍的具体心理根源还应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