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常见的手砍后颈部一下将人打晕的场景是真的吗?原理是什么?-天天头条
我在鞋带能吊死人吗?吊死的人到底是怎么死的?一文中曾经说,不同的人对颈部压迫敏感性不同,缢吊过程经历的时间和痛苦也就不同。
原理是什么呢?本文将做详细的介绍。
影视剧常见的手砍后颈部一下将人打晕的场景是真的吗?
【资料图】
答案很明确:假的!
不过,笔者首先郑重警示,这种打击方法的确有可能造成比“晕过去”更严重的伤害,任何人都不要试图尝试和模仿!!!
空手斩
像用刀那样,用手砍对手颈项部(后颈部)的击打方法被称为“空手斩”。
空手斩是亚洲武术中最常见的击法之一。
这种击法之所以“给力”,主要是因为打击使用手掌尺侧侧面,掌骨相对粗壮,而且有小鱼际肌的保护,这个部位本身抗击打能力强,因而用这个部位进行打击可以使用尽可能大的力道而不至于造成自身严重伤害。
用白话说就是,敢使劲。
加之,手掌侧面面积较小,相同的力量可以在局部造成更大的压强,因此,击打力道更猛。
而且,这种击法是上臂“抡圆了”击打,更容易击出更强力道。
空手斩,也叫手刀。
如果把直拳比作剑刺,那么手刀更像大刀抡圆了猛砍,更霸道。
手刀猛斩后颈部,能一下把人击晕?
空手斩虽然是亚洲武术的经典击法,手刀猛斩后颈部一下把人击晕却首先出现并流行于西方文化中,主要是见于那些英雄影视剧中,后来在世界范围的而流行文化中逐渐蔓延。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从生理学上讲,这是不可能的。
尽管这种击法可能会造成比晕倒更严重的伤害。
空手斩的厉害之处
空手斩除了力道刚猛,更重要的是因为击打的颈项部是人体抗击打性最差的部位之一,这主要体现在可以产生剧痛。
后颈部,也叫颈项部主要是颈椎和穿行其中的颈脊髓,以及项部韧带,筋膜,肌肉和肌腱等构建而成,有密集的神经走行于上述结构之间的缝隙中。
因而,颈项部组织结构致密,走行其中的神经极其容易受到压迫。
这就是我们的颈项部、肩背部,以及上肢非常容易出现僵硬,麻木和疼痛的原因。
也因此,局部如果受到强大外力击打,神经受到急性机械力的挤压就会产生剧烈疼痛。
这种疼痛会使人进入1、2秒到数秒中的“懵圈”状态,表现为瞬间的木僵,反应减慢。
如果是在搏击格斗之中,就会失去反应能力,定向能力(俗话说的“找不着北”)和抵抗力,陷入被动挨打状态。
但是,这种“懵圈”状态并没有失去意识,并不会让人“晕过去”。
也就是说,尽管空手斩很霸道,但是,尚不足以导致人瞬间陷入昏迷或晕厥,即“晕过去”的状态。
如果单纯使用空手斩,通常也不会造成颈部进一步的严重损伤。
但是,当空手斩与其他一些力道结合使用时,比如一手拎起对手的头发,另一只手使用空手斩,颈部由于承受巨大的剪切力,就可能造成颈椎的严重扭曲,甚至可以导致颈椎骨折,或者最上面两节颈椎的脱位。
如果伤及脊髓可以造成像桑兰那样的高位截瘫,更严重的甚至死亡。
空手斩尚不足以导致脑震荡
我们知道,如果头部受到猛烈撞击,打击或颠簸可以导致头部和大脑快速来回震荡,脑在颅腔内反弹或扭曲,造成其中生物化学改变从而损害脑细胞功能导致短暂意识丧失,被称为脑震荡。
实际上,如果身体受到剧烈撞击,头部承受剧烈“甩动”同样也可能导致脑震荡。
但是,空手斩颈项部的力道被认为尚不足以导致脑震荡的发生。
也就是说,空手斩也不能通过打击颈项部导致脑震荡这一机制实现一下把人打晕过去。
空手斩“斩”侧颈部反而有可能将人“斩”晕
尽管空手斩“斩”后颈部难以将人打晕,但“斩”侧颈部反而有可能将人斩晕。
有人说,这是因为空手斩“斩”(挤压)了行走于侧颈部的迷走神经所致。
诚然,迷走神经在颈部行走于颈侧部,颈动脉(可以触摸到其跳动)与颈内静脉之间,如果受到强烈刺激有可能引发心脏和血管的抑制,造成心跳骤停,或血管剧烈舒张,血压大幅度降低而引发心跳骤停/猝死,或血压骤然下降造成的脑缺氧晕厥。
但是,由于颈侧部软组织较多,空手斩并不会直接严重挤压迷走神经引发意识丧失。
但是,刺激,特别是按压侧颈部又的确有可能引发心跳骤停或晕厥,但机制并非直接刺激迷走神经,而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我们知道,血压的调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鉴于脑功能的重要性,脑部氧(血液)供应处在最为优先保障地位。
这反映在颈部动脉的动脉窦存在一个压力感受器来调节心脏和全身血管收缩舒张来保障脑供血供氧。
当动脉窦受到外力持续的压迫,有可能让它“误以为”血压出现了急剧升高。
为了避免血压急剧升高对脑造成的冲击,就会发出通过脑内中枢指令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收缩来降低血压。
在少部分人(一般认为每百万人里有30、50人)的颈动脉窦反射极其敏感,受到压迫刺激会引发心跳抑制过度甚至发生停博,和血管过度舒张而造成血压急剧下降,有时瞬间可以降低50mmHg,从而引发心跳停止或晕厥,被称为颈动脉窦综合征。
如果这些人被空手斩“斩”到侧颈部,的确可以将他们“斩”晕。
但是,如上所述,这类人在人群中他原本就占极少数,而且也需要相对持久的压迫才可能诱发。
一方面,本问题涉及的经典空手斩是指“斩”后颈部;另一方面,空手斩极其短暂的颈动脉窦刺激也通常不会诱发颈动脉窦综合征。
因此,不能以此来说明空手斩就可以将人“斩”晕。
而且,虽然颈动脉窦综合征是通过迷走神经介导的,但却不是直接刺激颈部迷走神经的结果。
综上所述,影视剧中常见的用手砍后颈部一下将人打晕的桥段并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