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哪决定中风风险!你生活在“食物沼泽区”吗?
受访专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资料图)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田雨汀
根据将于2月9日发表在2023年国际中风会议上的一项前期研究,生活在“食物沼泽”附近的美国人可能有更高的中风风险。食物沼泽与食品荒漠(新鲜、健康食品匮乏的地区)所对应,顾名思义就是会让人越陷越深的一种食物环境,指的是垃圾食品商店和快餐店的数量超过了购买新鲜食品地方的社区。
研究结果显示,在近1.8万名50岁以上成年人中,生活在食物沼泽等级较高的人群患中风风险,比生活在有更多健康食物选择地区的人群高13%。研究人员还设定了零售食品环境指数,大于等于5时说明该社区肥胖者的患病率更高。统计发现,72%的人生活在食品环境指数为5或更高的地区,且与居住在指数低于5社区的人群相比,中风几率高13%。研究人员指出,所有社区零售食品环境指数的整体中位数为6,“这意味着许多参与者所住的地区,不健康食品零售商数量是健康食品零售商数量的6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告诉“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食物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由消费者的选择所形成,“你想买什么,商家就卖什么”,也会受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因此有不少人身处“食物沼泽”。其中的不健康食品通常含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等成分,不利于慢性疾病的预防,加之这类食品“省事”——不用自己动手做、“好吃”——味道丰富刺激味蕾、“不贵”——与购买食物原料的价格相差不多,对人的诱惑力极大,就会让人在“食物沼泽”无法自拔、越陷越深,给健康带来更大损害。
范志红提示,很多超加工食品含有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会直接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导致斑块形成和心脏病的发生;盐含量超标的食品则会导致人体钠摄入量过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几率;食品中过高的糖分还会导致血糖水平突然升高,损坏血管内壁,引起慢性炎症,使坏胆固醇粘附在动脉壁上、改变血液黏稠度,阻碍血液流向心脏。此外,长期摄入这类食品会导致肥胖,而肥胖也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让健康陷入恶性循环。
“老一辈的人,不怕忙和累,每天吃的都是自己做的饭,”范志红说,“用天然新鲜食材烹饪出的饭菜相对快餐、外卖来说更健康。”在她看来,改变居住环境并非易事,因此想避开“食物沼泽”,当代人普遍需要提升健康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变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1.选择健康的食物。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我国居民膳食中畜禽肉类摄入过高,日常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鱼虾等水产、豆及豆制品、蛋奶等。未成年人尤其要远离油炸、膨化零食,从小养成健康饮食偏好。
2.正确烹调处理。长期吃外卖、快餐等重口味的食物后,可能难以接受清淡饮食,需要吃更多重口味食物才能激起食欲。自己做饭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烹调习惯,做菜尽量少盐、少糖、少油,用蒸煮炖代替煎炸,可借助葱、姜、蒜、柠檬汁、香菜等天然食材为菜肴提味增香。
3.多看食品标签。202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六成以上消费者无法准确识别食品营养标签,对食品营养价值辨别能力不足。购买食品时,重点关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等营养信息,学会识别哪些属于“不健康食品”,哪些食物营养价值高。▲
责编:潘子虎
主编: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