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见的3个饮食习惯,有助预防高血压
在成年人需要担心的压力中,“血压”一定是其中之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到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高血压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带来的死亡风险。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发表综述,总结了中国高血压最新流行病学数据,并分析了中国人群相关的高血压风险因素。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健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田慧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3种“中国式饮食”防高血压
综述指出,对中国人来说,高血压有7个风险因素,包括膳食中较高钠摄入或较低钾摄入量、缺乏身体活动、心理社会应激水平较高、吸烟、饮酒、睡眠时间不足、肥胖症/超重。
一些中国人群特定的饮食习惯,可能有助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
1
食用豆制品
中国人群通常在饮食中摄入大量大豆,目前广泛认为这一饮食习惯有益健康。
2020年一项研究显示,对67499例中国成人受试者随访7.4年期间,每天摄入≥125克豆制品的受试者与每天摄入<125克的受试者相比,高血压的发生风险降低了27%。
2
喝茶
茶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项纳入38913例中国受试者的研究显示,中位随访5.9年期间,有喝茶习惯的人(每周≥3次,至少6个月)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比没有喝茶习惯的人低14%。
3
食用辛辣食物
有研究表明,食用辛辣食物与对添加盐渴望水平降低相关。在饮食中添加辛辣食物,或许可以减少盐的摄入,进而降低高血压风险。
2021年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女性每周至少3次食用辛辣食物,与高血压风险呈负相关,但在男性中并无此关联。
不过,另一项大规模中国人群队列研究数据显示,每周至少5天食用辛辣食物,与收缩压水平升高2.44毫米汞柱、舒张压水平升高1.94毫米汞柱相关。
降血压多吃这些食物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特定的食物具有降血压的药理功效,真正可能有效果的是长期的饮食模式。
防治高血压的饮食,主要由水果、蔬菜、全麦谷物以及鸡肉、鱼肉和豆类等组成。
足量蔬菜、水果
绿色叶菜中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推荐小白菜、油菜、菠菜、蘑菇等。
建议选择富含钾,但同时热量较低的水果,如香蕉、橙子和哈密瓜,每天摄入200~350克。
全谷物
适当减少精白米面的量,逐渐用全谷物来替代,如荞麦、燕麦、小米、糙米及玉米等。
薯类可作为高血压人群的主食,其钾含量远超过其他主食,每天蒸制食用50~100克,山药、芋头、马铃薯等可替换食用。
脱脂或低脂奶制品
奶制品是降压佳品,但脂肪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血管负担,建议选择脱脂、低脂奶制品、原味酸奶等,每天摄入300毫升即可。
禽肉、鱼肉
相对于白肉来说,红肉饱和脂肪较高,不建议多吃,每天食用50~150克即可。
鸡胸肉脂肪含量相对较少,深海鱼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帮助,建议两种肉轮换食用。
豆类及坚果
豆类不含胆固醇,能提供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坚果脂肪较高,但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矿物质,有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内科医生的生活降压法
正常血压应为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若静息情况下,连续3次不同时间测得的血压值,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医生推荐4个生活习惯,帮你“稳”住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
血压缓慢升高时大部分人并没有明显感觉,因此,定期监测血压非常有必要。
18岁及以上成年人至少每年测量1次血压;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要经常测量血压。
已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家中要备有血压仪,养成在家测血压的习惯,并做好监测。
每天运动30分钟
运动可帮助控制体重,通过改善循环系统,增强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缓解紧张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有研究发现,运动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10.71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5.77毫米汞柱。如果能坚持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对心脏和血压都有积极影响。
全天吃盐不超5克
食盐中的钠会引起血压升高,当摄入的盐量超过肾脏排泄功能时,就会产生钠盐潴留,从而升高血压。
在我国,超过九成居民每天盐摄入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量(5克)。建议准备一个限盐勺,并使用低钠盐代替普通食盐。
每晚睡够7小时
研究发现,调整了相关生活方式后,与每天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更容易发生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也是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有睡眠问题的人建议找医生调理治疗,提高睡眠质量。▲
本期编辑: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