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耳鸣、一侧听力下降……警惕易被忽视的听神经瘤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就是大脑的门户。眼睛让我们看到世间美好,耳朵则让我们聆听世间的智慧。然而,耳鸣、耳聋、听力下降……却阻隔了人们聆听的道路。
3月3日,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联合本报开设“关注耳健康”科普专栏,由耳科大咖谈耳病、话治疗,让人人“耳聪”,享受健康生活。
近几年,王女士一直被耳鸣困扰,耳朵里常常出现老式电视剧信号不好时发出的“滋滋”声。王女士四处求医,中药、西药吃了不少,耳鸣没减轻,还出现了耳闷、听力下降的“新毛病”。经病友介绍,王女士找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耳科中心和侧颅底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韩月臣。经检查才知道,困扰王女士数年的是颅内桥脑小脑角区一处大小约2厘米的听神经瘤。
【资料图】
春节前,韩月臣为王女士手术切除“始作俑者”。王女士恢复如常,面神经功能未受到伤害。
听神经瘤易被忽略而漏诊
“听神经瘤是桥脑小脑角区最为常见的肿瘤,即便如此,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也不算很高,恶变率更为罕见。”韩月臣解释说,神经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神经束类似生活中常见的网线,而神经纤维就像网线中的小铜线,被神经鞘膜包裹的细线。听神经瘤大多来源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鞘膜的雪旺氏细胞,因此,听神经瘤又称为前庭神经雪旺氏细胞瘤。
韩月臣表示,听神经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进行性听力下降、耳鸣、眩晕、耳聋等听觉及前庭功能受累表现,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三叉神经痛、面部麻木等肿瘤压迫症状。
听神经瘤病程进展非常缓慢,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略而漏诊,因而很多早期听神经瘤患者常就诊于耳科门诊。听力学及影像学检查技术日益进步,这让早期听神经瘤的诊断已非难题,关键是接诊医生是否能考虑到听神经瘤存在的可能,并进行规范的听力学筛查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运用。
“只有轻微的症状并不能成为忽略核磁共振检查的理由,这是一个能够抓得住的机会。”韩月臣提醒说,如果最近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时,就应考虑进行内耳核磁共振断层扫描检查。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听神经瘤在耳科得到早期确诊及有效治疗。
韩月臣在手术中
个体化治疗是听神经瘤最佳的选择
“对于听神经瘤而言,并非‘一切了之’那么简单,进行个体化治疗才是最佳的选择。”韩月臣表示,对于不同的听神经瘤患者要根据其年龄、病情、预期权衡利弊,综合分析后可以采取观察、手术、放疗等三种方案。
韩月臣进一步解释说,等待观察比较适用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这种情况多为偶然发现,当肿瘤较小,症状较轻,且瘤体生长较慢,较长时间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选择“静观其变”,如果没有变化,可以不做处理。
对于听神经瘤手术,全切肿瘤是第一目标。韩月臣表示,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是一种可以根治的方法,其手术方案的制定要结合肿瘤的大小、位置、术前患者的听力水平以及耳部骨质发育的情况等综合考虑。
自1894年首例听神经瘤切除手术获得成功,一百多年来,听神经瘤手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听神经瘤手术入路除了传统的乙状窦后入路、中颅窝入路和经迷路入路之外,还包括扩大经中颅窝入路、经耳蜗入路、经耳囊入路等的一些变化,其中除了经典的乙状窦后入路,其余均是耳外科医师不断努力探索的结果。
对于术前存在实用听力的小听神经瘤患者,可以考虑经中颅窝入路或者经乙状窦后入路来完成,可以尝试保留残余听力。对于已不具备听力的患者,经迷路入路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因为该入路可以最直接地到达肿瘤部位,并且对小脑的影响最小,面神经功能的保存率最高。
“外科手术不是听神经瘤治疗的唯一方法”,韩月臣提出善意的忠告,鉴于其良性肿瘤的本质,对于小的无症状的肿瘤,观察随访也是一个对患者有益的选择。
放疗对于听神经瘤而言是一种姑息性治疗,临床常用的伽马刀、质子刀等治疗方法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控制肿瘤生长,甚至缩小瘤体,但一旦肿瘤再次生长,需要手术治疗的话,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难度。韩月臣表示,虽然放疗比手术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却不适合年轻人。此外,立体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也为听神经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韩月臣参加公益义诊活动
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保护与重建和手术同样重要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更高追求,患者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得到重视,听神经瘤的治疗目的早已不仅仅是“保命”。韩月臣强调说,在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和听神经功能保护与重建同样重要。对于听神经瘤的诊治,耳科医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精细的显微手术技术,术中神经监测等应用使得面、听功能保存成为可能。尤其是小听神经瘤的早发现,使得患者听力和面神经功能保留的机会变得更多。此外,对于未能保存面、听神经功能的患者,还可考虑人工耳蜗、听觉脑干植入、同侧声桥植入等听力重建手段。面神经改道吻合、神经移植、神经跨接等面神经重建技术,这些正是耳外科医师所具备的优势所在。
耳外科医师应充分发挥听力学和耳显微外科技术的双重优势,同时重视听神经瘤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不断开发新的诊疗手段,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神经功能保存机会。